APP下载

浅析高原地区高血压病治疗预防策略

2019-01-03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血压病高原

李 宏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人民医院,甘肃 甘南 747600)

高原高血压病的主要机理在于当患者进入高原后,由于一时不适应,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从而产生急性应激反应,血内儿茶酚胺类增加,促进心排血量增加,周围小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高原高血压的特点,提出一些高原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方式以及预防措施。

1 高原高血压的特点

高原性高血压病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十分相似,需要加以鉴别。但高原性高血压病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高原性高血压常发生在3500 m左右的高原上,主要表现舒张压升高,发病者分为小儿和成人高血压病,常见于40岁以下人群,其发病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失眠、胸闷气短、食欲降低等。高原高血压症患者体征上常有心脏轻度增大,心前区可闻及轻度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音亢进或分裂,心率多较快,发绀等,这些改变与血压高低、高血压时间持续长短无关。高原高血压症患者的高压症状较轻,合并心脑肾损害者十分少见且一般治疗效果良好。高原高血压症患者少见眼底改变,和血压的高低无平行关系。经过长期观察,高原高血压症一般预后较好,在离开高原两个月内,绝大多数人血压恢复正常,各种高原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也随之消失。

2 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

高原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氧疗、一般治疗,脱离高原环境也能合理控制高原性高血压病。

2.1 药物治疗

高原高血压在发病时,其血压不是直线升高的,这就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但是高原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升高造成的,导致高原性心脏病发生之后,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对于血压增加情况较为明显的患者,应当及时给予降压药物,降压药物首选美多心安(β阻滞剂)或者利尿剂,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则可以考虑使用复方降压片等药物,在上述基础药物效果不明显而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酌情使用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考虑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高原性高血压病,如使用中药罗布麻等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利尿剂治疗高原性高血压时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高原地区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液黏度高于平原,使用利尿剂容易发生血管栓塞。

高原上环境较平原更为恶劣,高原性高血压在发病时可能伴随其他合并症,如在干燥、寒冷等气候条件下,患者易于并发呼吸道感染。防治患者呼吸道感染,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或一般抗生素抑制病情。对于高原性高血压病伴随心力衰竭的患者,首选使用强心药物,如毛花苷C、地高辛等,并可以联合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药物抑制病情。

2.2 氧疗

氧疗是使患者摆脱高原高血压病的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吸氧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血氧饱和浓度,改善心功能。一般情况下,高原性高血压病不需要高浓度给氧,氧气浓度以使PaO2提高到50 mmHg,SaO2在85%以上为宜。可依照病情的具体情况选择连续低流量(1 L/min)给氧或间断给氧两种方式。

2.3 一般治疗

患者病情不严重的,可以采用一般治疗的方式。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另外,伴随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调整饮食,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禁止过量饮酒和吸烟。

2.4 脱离高原环境

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势都算是高原,但目前我国对于高原性高血压转至平原治疗的标准,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凡心脏明显扩大,有明显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严重不全者,都应及时考虑转至平原或较低海拔处治疗。

3 高原性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

对于高原性高血压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锻炼,改善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原性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对高原高血压病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合理的高原性高血压病相关的教育,以使其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得到放松,从而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早期患者,应当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合理的休息,避免寒冷和抽烟喝酒,饮食注意清淡营养。如高血压症状加重,可以配合使用一些镇静剂,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1 控制饮食

日常应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严格限制高脂肪肉类的食用,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绿色蔬菜、牛奶以及豆类制品等),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合理控制体重,建议体质指数(BMI,kg/m2)应控制在24 kg/m2以下。

3.2 多锻炼、多运动

人们的身体健康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本身就应当增强体育运动。为了预防进入高原时得高原性高血压病,则更应该加强体育运动。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情,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适度保持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骑自行车和游泳等等。对于青少年来说,运动频率可保持在一周4次、每次60 min左右为宜;具体情况应根据人的个体差异以及气候情况等自主决定。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还能有效降低血压;在海拔较高的地区,高原反应是不会自发消失的,因此高原地区的人们应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

3.3 戒烟限酒

预防高原高血压病,应严格戒烟限酒,吸烟喝酒对人体有害,不仅仅是高原高血压病,任何时候都最好少喝酒、不吸烟。在这里,我们建议男性每日摄入酒精量应低于30 g,女性则应低于15 g。

3.4 保持心情平稳

良好的心态是维持血压平稳的一个重要因素。暴躁、易怒、伤心等情绪都是造成血压升高的诱导因素,患者可通过培养良好的心态,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3.5 进入高原地区前应做的准备

人们在进入高原前,应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多带厚衣服,防止由于寒冷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并尽可能地避免能够诱发高原性心脏病的因素。在进入高原前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通过服用乙酰唑胺0.25 g,3次/d,或者螺内酯20 mg,3次/d,以防治高原性高血压病。需要注意的是,在刚进入高原的前几天,应该避免过分劳累,应及时休息,可在需要的时候吸氧缓解高原反应。

4 高原性高血压的防治

在边远的高原地区的基层医院,应积极大力开展一级预防,从而更好地强化高层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积极宣传高原高血压病的知识,提高高原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在治疗时,尽可能用最小剂量的药物,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最好通过动态测量血压的技术实现24小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选择最佳的长效药物控制高原性高血压病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降压效果较强,还可以预防甚至逆转肾小球基底膜的硬化,也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效果,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是治疗轻、中度高原性高血压病的首选用药。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高原性高血压会影响血糖的代谢,最好小剂量使用。这两种药物组合起来应用于高原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价格低廉,十分适用于高原地区使用。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高血压病高原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