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中医慢病管理浅议

2019-01-03张丽楠李洪禹魏建南李东旭范瑶瑶聂慧妍任吉祥

关键词:个体化疾病管理

张丽楠,李洪禹,魏建南,李东旭,范瑶瑶,聂慧妍,任吉祥*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慢病又称“慢性病”、“慢性疾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的简称,指从发现之日起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慢病不特指某一疾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迁延不愈、长期累积却不具传染性,且病因复杂,尚未被确认的疾病的概称[1]。慢病涉及各系统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2]。根据专家预测,2030年全世界因慢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将占到总死亡人数的70%[3],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杀手,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慢病管理,建立慢病管理模式,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显得尤为重要。

1 “互联网+”与慢病管理

1.1 “互联网+”含义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叠加,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融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能为传统行业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4]。

1.2 慢病管理含义

慢病管理是指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技术过硬、梯度完备的团队,协同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疾病管理,最终达到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死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和家庭乃至社会减轻负担的科学管理模式[5]。

2 “互联网+”慢病管理

2.1 “互联网+”慢病管理含义

“互联网+”慢病管理是指利用“互联网+”的理念,运用可靠的移动开发技术,医者通过分析,实践并总结出远程慢病管理的流程,设计出一套具有医护端和患者端的“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摒弃面对面就医和随访,患者可自行完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6]。

2.2 “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实施基础

政策利好: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出台的《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迅速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将互联网+医疗提上日程。

网民激增: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72亿人,网络普及率55.8%,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7]。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熟使“足不出户”成为现实,医疗资源短缺使老百姓迫切需要“互联网+”医学模式的实现。

大数据时代来临:信息化的全面建设推动数据爆炸式增长,而原有数据分析能力及统计方法不能满足数据的增长速度,便产生了“大数据”的概念[8]。在慢病管理领域,由于居民健康卡的普及、穿戴设备的开发及医疗APP的持续成熟,使慢病患者的健康数据采集和共享开始成为可能[9]。

3 中医慢病管理

3.1 中医慢病管理优势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健康养生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病理念,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3.2 中医慢病管理探索

目前关于中医慢病管理办法仍在探索阶段。姜英等[10]将社区高血压患者分为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常规组,对血压指标进行12个月随访,结果示中医慢病管理组优于常规组;李玉玲等[11]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中医特色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组),6个月后显示治疗组不良反应少、改善症状稳定。现在中医慢病管理探索更倾向于远程监护技术的实现和平台的建设。沈宁桥等[12]基于远程监控技术探索中医慢病管理平台的设计,信息包括辨证施治、情志调节等。

4 讨 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将是趋势,也是最佳的个体化干预和预防的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诸多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慢病管理政策和机制仍不健全;中医慢病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慢病人群多为老年人,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较差,需专业人员指导;建立患者对医者的充分信任,确保获得准确全面的患者信息;正确处理远程平台获取的信息,得到有意义的数据分析结果,完成个体化干预。

医学是个特殊的行业,患者个体化特点突出,且临床疾病多变复杂,“互联网+”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势必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深度交叉合作,是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个体化疾病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