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

2019-01-03孙文奇

关键词:心血管中药药物

孙文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西医通常采用三类方法,一为药物治疗,二是介入治疗,三是手术治疗[1]。后两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花费较多,会使患者承受严重的经济负担。而药物治疗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如长期吃降压药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会使患者出现心悸、头晕、水肿、潮红、恶心呕吐、心率增加或减缓等副作用,严重时将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代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的副作用小等优势是西医所不具备的,中药花费相对比西药低,对患者经济负担小。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中医主要遵循三大原则,一为从患者具体病症出发,在既病防变上努力,使机体内环境的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从多角度进行全方面综合调理。二是要有整体防治概念。三是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中医具备复杂性等特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会存在某些问题。

1 中医诊断指标与辩证客观化及规范化

目前,中医归纳分析与诊治指标不规范[2]。大多中医根据自己学术能力与经验对心血管患者进行诊治时提出不同角度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的准确性往往受到医生个人对中医临床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及临床经验水平限制。为保证中医在医治心血管患者时根据患者情况对症下药,需要对已有的诊断指标进行规范与细化[3]。而目前中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其理论不够主观系统化与标准化。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不能用仪器进行客观检测。在诊断时,中医采用的望闻问切的方法因缺少客观数据支持而存在主观差异性,诊断结果往往受医生主观因素影响。医生在得出结论时虽已参考患者的体征、面色、脉相、舌苔及患者个人描述等,但诊断结果仍受到医生个人知识与经验限制。中医范畴内的五脏六腑与西医学中的概念有所差异。因而,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要将理论进行统一,建立标准化概念。中医可以用现代医疗器械提供的检测结果如心电图、心率血压监测、血管造影、心脏电生理特性、血管中各物质活性与浓度等指标确定心血管疾病的客观病理现象,为诊治提供支持。

2 确定中药药理作用与主要成分,中西医联合应用

过去人在生病时,往往会使用一些所谓的偏方进行治疗,这些偏方往往是将各种草药与动物器官混合后煎制,因受科技水平限制,人们只知道吃什么可能会治好疾病,但不知中草药中的什么成分是有效的,在治疗疾病时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所以,现代中医应该加强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明确其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机理。中药与西药相比,因成分复杂多样,有效成分量不一,导致其在体内发挥作用时有着较弱的靶点药效,如在治疗心绞痛等疾病时,长期服用中药才可能有效,而西药能够很快就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药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其中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化学成分可能极低,作用靶点十分宽泛[4]。西药则是在实验室研究后,得到了有效物质的确切分子式与结构式,通过合成或提纯浓缩得到较高浓度有效成分的物质并做成药剂,作用靶点单一,有效成分浓度高,见效自然快。中药中川穹、三七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这是因为他们对肾上腺,钠离子通道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起到一定作用。此外,研究发现,中药在调节血脂代谢上,还能通过以下几个发挥疗效,如促进脂质排泄,抑制脂质、脂肪、胆固醇吸收,抑制脂质体内合成,促进脂质转运与清除等。为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具有较少副作用,可以在研究中草药药理时,对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进行提纯,加强中药对疾病的针对性。

3 根据心血管患者个人差异和整体情况进行诊治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用药时强调君臣佐使,较为关注患病者个体间差异[5]。而西医往往只关注疾病本身,使用药物治疗疾病,不考虑患者个人情况,如耐药性,是否因剂量问题导致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中医在用药时注重患者个人情况,根据辨证指定特定治疗原则,采用多种方式治疗疾病,如清心豁痰,活血通络、温心阳,补心气,养心血,补益气血,滋心阴等。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强调人体是有机整体,治疗该类疾病时不能仅仅关注心血管,还有注意心脏与其他器官是否发生病变等,要对心脏与其他器官进行功能辩证,根据如下原则如交通心肾,润心肺,补心脾等确定独特的治疗方法。要保证在治疗目标疾病的同时,不会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出现,使患者各项身体机能能够尽快恢复,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伤残率、死亡率等为目标。

辩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能极大提高中医的治疗质量[6]。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针对疾病病理变化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无论中医辨证论治哪个角度,均能说明主要药物相同,如血栓形成、冠心病等的辩证为心脉阻塞,胸阳不振,痰浊阻塞或寒凝血脉等,治疗时均要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虽然心绞痛与冠心病有多种类型,但所有类型均有血瘀症状,治疗时均要进行总结分析,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要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还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患有快速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时应以清热安神为主,治疗慢速心率失常患者应注意壮阳补气,要结合现代研究结果选择恰当的药物,还有采取合适的用药方式,如具有协同作用或协调作用的多种药物一起使用,保证药效得到高效发挥。很多疾病在一定时期内不存在明显症状,但疾病仍会恶化,因而,中医治疗要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提高疾病诊断率,并进行合理治疗。

4 结 论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中西医均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机理存在差异,且中医治疗有许多西医疗法不能替代的优点。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被改进,其治疗理念日趋完善。心血管疾病是非常见,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上也有较多研究与应用,但整体上看,不断发展的中医治疗仍不能满足现阶段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与对策,希望能对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起到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心血管中药药物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