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8-12-27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导管

乳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而浸润性导管癌为其常见类型,占乳腺癌比例高达70%以上[1-2]。因此,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发生早,手术疗效和预后较差[3]。改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疗效和预后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病机制及病情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指导临床更有效地进行治疗。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已有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均具有重要作用[4-5]。然而目前关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等病情指标相关关系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其与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进行根据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情况进行疾病治疗,以期改善疗效和预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6例,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且术前未经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均为女性,年龄不限;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肿瘤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或精神异常者。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无患者排除最终纳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6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8.25±12.78)岁,身体质量指数16.82~27.44 kg/m2,平均(22.51±3.38)kg/m2,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压3例。试验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所有手术获得的相关标本均常规行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后制成厚度为4 μm的连续切片,检测时常规脱蜡入水,行枸缘酸盐缓冲液微波抗原修复,3%双氧水溶液对内源性酶进行灭活后滴加相应一抗,在4 ℃环境中过夜后滴加二抗,室温下孵育30 min行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显色满意后进行梯度酒精脱水并以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显微镜下NF-κB阳性为细胞质染色为棕黄色,HMGB1阳性为细胞质或细胞核染色为黄色或棕黄色,统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NF-κB与HMGB1阳性率。并统计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癌组织不同NF-κB与HMGB1表达与其T分期和N分期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比较

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F-κB中与HMGB1阳性表达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比较(例,%)

2.2 癌组织不同NF-κB与HMGB1表达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比较

与癌组织NF-κB阴性表达患者比较,癌组织NF-κB阳性表达患者中T2、T3、N2和N3患者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与癌组织HMGB1阴性表达患者比较,癌组织HMGB1阳性表达患者中T2、T3、N2和N3患者比例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癌组织不同NF-κB表达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比较(例,%)

表3 癌组织不同HMGB1表达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比较(例,%)

2.3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与其T分期和N分期均呈正相关(NF-κB:γ=0.886,0.818,HMGB1:γ=0.825,0.873,P<0.05)。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6]。在乳腺癌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其最为常见的类型,而其临床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仍需进一步改善[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生长转移,常可发生远处转移而影响病情和预后[8]。因此,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干预十分重要。本研究亦关注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T3、N2和N3患者比例均较高,肿瘤较大,累及范围广,而淋巴结侵犯转移率高,病情严重,急需改善。

明确乳腺癌相关基因,并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等病情指标进行评估有助于临床更有效地进行治疗。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的调控,NF-κB与HMGB1均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基因[9-10]。NF-κB参与炎症反应,在肿瘤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均具有关键作用,且已有研究证实NF-κB在乳腺癌发展发展中的作用[11]。HMGB1为基因和组织特异性转录调控因子可转录调控活性,并可通过促炎、促进肿瘤转移等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2]。因此,目前NF-κB与HMGB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可能相关,然而目前此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分析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的T分期和N分期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均高达80%以上,且其癌症组织中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NF-κB与HMGB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密切相关。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NF-κB阳性表达患者中T2、T3、N2和N3患者比例明显较高,其癌组织HMGB1阳性表达患者中T2、T2、N2和N3患者比例亦明显较高,提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表达可能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进一步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与其T分期和N分期均呈正相关,对于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需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加强治疗以改善疗效,而对于NF-κB与HMGB1表达下调可能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F-κB与HMGB1阳性表达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用于其病情评估而指导临床治疗以期改善疗效,而F-κB与HMGB1则可能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猜你喜欢

浸润性乳腺导管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