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导师制”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

2018-12-14曲洪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硕士生扎根范畴

曲洪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为了适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点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上海市乃至全国输送有企业经验的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从2011年开始探索实行研究生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定位是为了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双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企双导师制”实施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因此,本文将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的实践经验,给出“校企双导师制”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

1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2013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内容,培养单位要建设硕士生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成了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载体。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重要的课程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单位的选择。

第一,从纺织科学与工程的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校外联合培养的平台。因此,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不能仅从学术层面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推广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从联合培养基地的工作岗位上学到更多的实践经验。

第二,从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过程来看,企业实践是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为了提高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实践能力,为硕士生毕业以后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很多高校都把校外实践环节列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严格硕士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上的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机制对研究生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从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需要的实验平台和实验场所看,很多学校不能够提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设备。为了充分利用校外的实验资源,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的不足,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平台。

第四,从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导师资源看,很多高校现有的导师配备无法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招生数量要求。为了使学生有充分的导师资源进行选择,需要从校外聘请合格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是校外导师选择的基础。从联合基地选择导师,一方面可以保证校外导师的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把校外导师和校外实践平台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第五,从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就业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可以为硕士生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从目前企业招聘的要求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除了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更加关注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硕士生联合培养基地本身会有招聘需求,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了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机会,毕业以后到培养基地工作,其岗位熟悉度和岗位适应度明显提高,对企业和研究生而言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2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指标选择

2.1 研究设计

2.1.1 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扎根理论方法是由GLASER等人提出的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理论,扎根理论主要是通过逻辑分析、资料归纳、演绎分析来提升概念和关系层次,通过上述过程发展成理论体系,并通过对比分析来修正和完善。扎根理论动态修正系统可有效克服传统定性分析存在的主观性问题,确保研究结果客观和稳健,其比较适用于难以系统有效的解释实现现象或者目前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领域。目前,扎根理论主要有三种方法:经典理论、程序化理论、建构性理论,基于三种方法的特征,本文选用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分析。图1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主要过程。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过程

2.1.2 数据来源

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中,数据资料来源可以多样化,本文数据收集来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关于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相关学术论文、图书资料、报刊等,(2)相关院校的网站报道资料,(3)相关教育政策文件以及相关调研报告。根据上述三个资料来源,首先初选出153篇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其次,剔除与研究内容联系度不高的41篇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再次,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剔除内容高度重复的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30篇,最终确定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为82篇。这些资料全方位反映了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情况,具有科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指标体系分析

2.2.1 数据分析

(1)开放性编码

在该阶段,应该将搜索的文献、图书和报刊的文字资料归纳和整理,划分重点的同时进行分类,把相同类别的进行概念化,然后将相同的概念归纳成一个类别,从而将概念进一步范畴化。概念和范畴的命名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可以用原文标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总结进行命名。首先,初步阅读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原文并进行备注,对重点段落内容进行标注,对标注的重点内容进行比对,寻找重点内容的关键点,通过优化组合形成概念,对重复出现的内容和段落进行编码,在Nvivo11.0软件操作中表现为自由节点的创立。然后,对上述过程获得的初步概念进行归类和抽象,从而得出概念化指标,在Nvi⁃vo11.0软件操作中表现为建立。接着,对群组继续抽象和归类,从而获得范畴化指标,在Nvivo11.0软件操作中表现为树节点的建立。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指标的开放性编码是通过文献、图书和报刊资料的抽象和归纳,共得到256个参考点,归纳出39个概念,并最终获取12个范畴。

(2)主轴编码

在主轴编码阶段,首要目标还是进一步发展范畴,其核心任务是分析上述范畴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主范畴。从开放性编码的阶段的研究结果看,12个范畴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通过反复比对和进一步分析,本文把12个子范畴归纳成区域经济贡献、企业自身法阵情况、企业与高校联系的紧密程度、企业对硕士生人才的需求4个主范畴。

(3)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模型构建

在该阶段,要从上述范畴中遴选出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畴相联系,不断验证范畴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概念定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256个参考点、39个概念、12个副范畴和4个主范畴分析发现,可以用“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指标”这一核心范畴统领其他范畴。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指标见表1。

表1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指标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的实证分析

根据前一部分的遴选指标,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的实际情况,对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拟遴选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进行1-5级打分,根据具体的打分情况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步骤:(1)评价指标选择,(2)专家经验法确定权重,(3)构建评价矩阵,(4)评价矩阵和权重结合计算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模糊评价结果及排名

根据排名情况并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情况,选择排名前4位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吴江盛伟紫荆花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服装研究所作为首批校外联合培养基地。

4 研究总结及启示

针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分析了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从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模型分析四个阶段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遴选指标,根据指标体系对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进行打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评价结果和排名,从而遴选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联合培养基地。“校企双导师制”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遴选机制建立,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培养提供了如下帮助:(1)为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提供了校外联合培养的平台,(2)完善了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培养的企业实践环节,(3)为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平台和实验场所,(4)为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的提供了企业导师选择,(5)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为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生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猜你喜欢

硕士生扎根范畴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赵燕磊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社会资本视角下女硕士生就业状况研究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