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效果及对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2018-12-12邢利嫦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左乙戊酸拉西

李 磊 ,邢利嫦

(1.湖北省荣军医院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000; 2.湖北省荣军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430000)

癫痫属于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主要是指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出现短暂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儿童为该病的主要患病人群,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易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药物是治疗癫痫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儿童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故选择药效佳、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对患儿的治疗十分关键[3-5]。本研究探讨了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效果及对患儿骨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1月10日至2017年12月18日湖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82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诊断标准[6],且经脑电图检查证实;年龄<12岁;临床资料完整;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药物过敏史者;近期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治疗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后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5.75±2.20)岁;男性23例,女性19例;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4.65±0.35)年。对照组患儿年龄1~10岁,平均(5.69±2.16)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4.59±0.40)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片(规格:0.25 g),初始剂量为5 mg/(kg·d),分早晚2次口服,1个月内逐渐增加剂量至30 mg/(kg·d),待患儿病情控制后,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戊酸颗粒(规格:0.2 g),初始剂量为15 mg/(kg·d),分早晚2次口服,1个月内逐渐增加剂量至20~30 mg/(kg·d),待患儿病情控制后,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骨代谢指标水平[血清钙离子(Ca2+)、血清磷离子(P3-)、甲状旁腺素及碱性磷酸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1.4 疗效评定标准

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90%为完全控制;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75%~89%为显效;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

50%~74%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7]。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a2+、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ndices of bone metabolism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incidenc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3 讨论

癫痫以抽搐、意识混乱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若该病频繁或长时间发作易对患儿脏器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及时治疗[8]。药物是目前临床控制癫痫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儿童的药物代谢解毒能力较低,加上长期服药会对患儿重要脏器造成一定的伤害,故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9-11]。

丙戊酸、左乙拉西坦均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可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疗效较好,但丙戊酸的毒副作用较大,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易对患儿骨代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用药安全性较难保证[12-14]。左乙拉西坦的治疗安全性优于丙戊酸,原因很可能与左乙拉西坦的药动学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左乙拉西坦不属于肝药酶抑制剂,亦不属于肝药酶诱导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生物利用度可达100%[15]。同时,左乙拉西坦不易受到饮食影响,血药浓度较稳定,有助于保证疗效;此外,该药经肾脏排出体外,不需要进行肝脏代谢,安全性较可靠。综合考虑,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的效果较丙戊酸更佳,安全性更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a2+、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丙戊酸相比,左乙拉西坦对患儿骨代谢影响更小,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较佳,且对骨代谢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左乙戊酸拉西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