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与使用效益评价研究

2018-12-10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化投入产出教学资源

严 京 海

(武汉工程大学 国有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武汉 430205)

0 引 言

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1],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3]。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明确提出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比重。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实践育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4]。正因为如此,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遗余力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实践教学资源投入。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始终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实践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当前已投入的实践教学资源还存在分散、闲置、浪费等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出[5-6],这一情况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也严重影响到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如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实践育人效果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鉴于此,本文在对工程类专业实践与创新培养体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以学校“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特色,深入分析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工程类专业多元化整合、合理化配置、高效率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提供参考。

1 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7],承担着为社会培育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8]。根据“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并结合“大化工”的学科专业特色,学校全面整合校内外工程化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学校与产业、教学与科研、实践与创新协同的工程教育与实践公共教学平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将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队伍、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将学生掌握基本实践技能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在制度、人力、财力等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上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制定了“工程教育与实践中心规章制度汇编”“工程教育与实践中心实训指导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学生金工实习守则”“创新中心(基地)创新实践活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以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理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主要成员的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成了一支规模适当、职称及学历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供专项经费,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截至2016年底,“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固定资产投资达2 540万元,建筑面积16 800 m2,各种设备1 102台,设备总值2 225.5万元,其中,2016年新增经费投入367万元。

与此同时,学校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专门制定了工程能力训练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形成了一套以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一体的工程类专业实践与创新培养体系[8-9](见图1)。

其中,实训环节主要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以虚拟仿真系统组成的校内实训中心,并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为实验、实习和创新等环节奠定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则重点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需要,构建实验教学平台、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搭建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桥梁,并最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习环节主要依托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共赢的长效互动机制,共同建设稳定、多功能、综合性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10],并将企业的实训、高水平认证引入实习环节,实现实习与应用、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相结合[11],共同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创新教育环节重点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各类创新基金、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创新教育活动,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贯穿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2]。

2 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学校深刻理解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也十分重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构建了实践与创新协同的“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一套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工程化专业实践与创新培养体系,实践育人效果明显。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还存在分散、闲置、浪费等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1) 实践教学资源数量不足、更新不够。尽管学校对实践教学资源投入越来越重视,但相较于日益增长的实践教学需求和有限的经费投入,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实习基地、仪器设备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的需求,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使得本该由“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的实践教学演变为“教师讲解操作,学生旁观学习”模式。且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更新换代速度慢、难以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学生学习和接触到的实践教学设备与企业、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导致校外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学生只能到企业进行短暂、快速的参观学习,难以获得深入一线生产学习的机会。

(2) 缺乏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当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而是由二级学院分散组织、分散管理。例如,各二级学院一般根据自己所在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安排实践教学,并配置相应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各部门间分散管理、分散使用、缺乏共享,容易出现一些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且通常实践教学资源的购置和使用是分离的,一般二级学院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编列采购清单和相应预算,资产管理科负责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任务,如果二者不能协调合作,及时配置合适的实践教学设备,也会影响实践育人效果。

(3) 学校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师生的重视与积极参与是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必要条件[13]。然而,在当前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中,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个别极端的甚至出现“一边倒”现象,这就形成了高校教师“科研至上”的制度环境,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导致高校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实践教学,进而导致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人数不足、教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在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创新精神,大多是机械地完成既定的操作流程,很少有学生提出质疑,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

(4) 缺乏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当前,高校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数量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仪器设备存量、师生配比和学生实践人次等,但对实践教学资源的产出却缺乏成熟的评价方法,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往往由一份“实践总结(报告)”或一套“实践能力测试”决定,考察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也仅仅只关注工作量,却很少关注实践育人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也会间接影响师生对实践教学积极性和参与度。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机制不健全固然有实践教学场地分散、专业差别大、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等客观原因,也与主观上重投入轻产出、不重视资源配置效率有关。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一套符合实践教学规律,又兼顾学科专业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3 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1)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应以“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管理,将学科专业接近、仪器设备可能存在重叠的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统一使用和管理,大胆转变传统的专业之间、学院之间分散管理模式,减少重复性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可以按照工程行业分类进行整合,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及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形成等专业实践整合到机械工程行业统一管理,将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实践整合到矿业工程行业统一管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整合到化学工程行业统一管理,将仪表、设计自动化整合到电气工程行业统一管理,将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整合到材料工程行业统一管理。

“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中心可以依托学校网络云平台,采用动态网页技术,搭建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时动态更新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情况及其使用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比如,可以将实习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实践项目、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教学资源信息(包括教学讲义、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视频材料等)、管理规章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等内容放在网络云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浏览查阅。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全面熟悉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而更为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的、过程及评价要求,进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并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2) 积极与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应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实施校企协同合作育人项目。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强科技研发领域与应用领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实践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可以通过购买或租用企业闲置实践基地、仪器设备,或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满足学生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能保证学生有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工程技术实践的机会;可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环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也可以把企业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加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中,鼓励并引导学生增强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工程应用意识和能力。

(3) 制定激励性政策和措施。制定激励性措施和政策,在职称评审和薪资待遇方面适当向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将高水平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14],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实践项目,推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学习,丰富实践教学经验,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15],讲授实践课程、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实施企业教师讲学计划和校企联合双导师制。

4 构建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的关键在于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环节,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一套符合实践教学规律,兼顾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结合“大化工”工程化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情况,并参考吴耀宏等[16-17]的研究,构建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

其中,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指的是一定时期内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将其细化为人力资本投入、固定资本投入以及日常维护投入3部分。人力资本投入主要考察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具体包括专职教职工数量、实践教学生师比、双师型教职工数量、企业兼职教师数量4个指标。固定资本投入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实践教学固定资产存量、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存量4个指标。日常维护投入主要指年度实践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设备维修费、低值易耗品采购费等日常开支,用年度新增实践运行经费和实践运行经费占教学经费比重2个指标来衡量。

实践教学资源产出指的是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所产生的产出成效,包括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等3个方面。人才培养是实践教学的终极目的,主要包括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用学生实践教学参与人次、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数量、学生发表论文数量、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奖数量等4个指标来衡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产出,主要用年度新增实践基地数量、新增仪器设备数量、新增实习实训项目、新增实验课程、新出版实验教材等5个指标来度量。教学科研能力主要指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主要包括新增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新增省部级教研项目数量、年度国内外交流总人次、年度服务社会总人次等4个指标。

5 结 语

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能否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益则直接关系到实践育人目标能否达成。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并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合理化配置、高效率利用,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工程化投入产出教学资源
工程化原子重力仪综述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进展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链研究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