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陕西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

2018-12-08蔡向朝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应用型

蔡向朝

(西安航空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西安 710077)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该方案一方面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建设任务、支持措施等,另一方面也传达出高等教育由影响力向竞争力转型发展的重大调整。随后,各省根据自己的实际相继制定了“双一流”建设方案,陕西省确立了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简称“四个一流”)的建设计划,陕教〔2017〕171号文件制定了相应的申报条件和建设标准[2]。目前,各类高校都在力争进入一流的建设范围,抢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一个长周期、慢变量支配的复杂动态系统,需要有理性的认知、科学的理念、坚定的决心、持续有力的投入以及尊重教育规律的足够耐心。在推进一流建设中,陕西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办学理念与需求导向相结合、坚持追求卓越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坚持竞争态势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一、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目标是学校发展的蓝图,目标的确立不能凭空想象,必须以当前的现状和客观的基础为依据[3],要准确审视自身,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正确评判,对办学宗旨、层次、类型等进行精准定位,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凝聚意志、规范行为、实现大学使命与责任的过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提升层次、提高水平为着眼点。目标导向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以实现确定的目标为指引,瞄准目标抓落实。问题导向就是要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好工作,抓好落实”[4]。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就是既要从创建“一流学院”的目标回溯,明确各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又要认真分析目标达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挑战,讨论、确定应对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1世纪以来,新建本科院校有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新建本科院校已实实在在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5],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社会支持乏力、体制机制不畅、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等,发展仍任重道远。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争创一流,既要保持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心和战略定力,更要注重分析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差距与不足,全面梳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二、坚持办学理念与服务需求相结合

办学理念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学校的发展是理念追求中的发展,学校的改革是理念指导下的改革,理念形成了共识,就会产生聚合效应,就会成为师生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的力量,就会加速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6],就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我们既需要高精尖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大批“能工巧匠”[7]。立足行业、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引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服务地方中争取发展空间,在贡献地方中获得发展资源,学校与地方同耕共生、共赢、协同发展等是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始终明确和坚定的办学理念。因此,跟进服务于地方发展战略,是新建本科院校作用发挥的第一价值体现[8]。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积极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完善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教材讲义、建设实训基地、组建教学团队、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设立研发中心、开展技术研发等,做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师应用研究与企业转型升级对接[9]。

三、坚持追求卓越与科学理性相结合

创建一流,必须以不断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培养一流人才、研创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立足国家战略前沿和区域发展前沿,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上有更大作为、实现更大突破。入围“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毕竟是少数,《方案》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推动“双一流”建设引领下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

目前,各类高校都纷纷制定诸如“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国际一流”等战略目标,极大地促进了各高校深化改革、内涵建设,但在“双一流”创建中也存在着盲目性、攀比性、一窝蜂和急功近利、冒进的苗头,有不少地方和高校提出了超越自身可能性的规划目标。有专家表示,如果把全国各地和各高校规划目标合并起来,可以发现远远大于国家的规划目标[9]。在此背景下,既要保护和促进各高校追求卓越、奋力追赶超越、争创一流的工作干劲和热情,又要坚守大学之道,回归本分、回归初心、科学理性。

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需全面分析自身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按分类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加强顶层设计,补足短板,科学理性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资源打造比较优势,久久为功,厚积薄发,彰显特色,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差异化发展,通过加速换挡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换[10]。

四、坚持竞争态势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高校“双一流”打破了“985 工程”“211 工程”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等弊端,激发了高校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更加强调绩效导向,引入竞争、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扶优扶强。

未来的竞争,是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的竞争,竞争形态更多的表现为在联盟组建、协同合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随着社会竞争行为日益趋向高效化和理性化,协同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体的基本活动形态与行为模式,协同合作精神也深刻影响着组织和个体价值预期的实现程度”[11]。

对于“双一流”建设而言,既要形成竞争机制和竞争态势,形成百舸争流的局面,又要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独行快,众行远”[12],建设“双一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校间加强合作。

五、西安航空学院争创陕西省“一流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确立了“争创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从国家进入新时代、高教步入新阶段、区域呈现新格局、行业提出新要求等四个维度正确评判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客观分析了学校目前在办学设施、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经费保障、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了“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坚持厚植优势,特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强校;坚持统筹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径,确立了“在分类发展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在错位发展中夯实基础、彰显特色,在协同发展中提升实力、奋发作为,在借力发展中加速步伐、借梯登高”的总思路,提出了实施“应用型人才质量提升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学科建设与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校园基本建设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民生工程”等“六项工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激情进取,奋力追赶超越,使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学校事业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高度迈进。

航空的大力发展是国家战略、国家意志,也是国家行为,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航空工业最集中的省份,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是陕西着力打造的六大新的支柱产业之一。西安航空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缘航空而生、依航空而立、随航空而动,坚定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航空、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坚持“以航空精神办学,与陕西经济互动”,强化航空学科专业特点,厚植“一体两翼”(“一体”为航空制造业,“两翼”为民航运输业和通航产业)的学科专业优势,中航集团公司在学校设立“中航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现已成为航空工业重要的合作伙伴。学校充分利用阎良校区所处的区位优势,实践探索“根植航空城,两融合(与阎良航空产业集群融合、与航空产业基地融合)三协同(校企协同办专业、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航空技术综合研究所等相关企业在校内共建了飞机零组件制造工艺标准化研究与验证联合实验室、西航-塔普制造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等9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瑞松科技为学校独家出资623万元建设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设立100万元瑞松奖学基金、设立的西航-瑞松协同育人平台,与企业共建的 “航空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等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与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共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与西安丝路软件公司合作设立丝路软件教学班开展订单式培养等已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学校凭借“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泵类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集聚作用,并在中航工业庆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二一○所等5家单位设立分中心,加强学校与航空、航天、航发、兵器等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与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及属地企业通过“众筹”组建的科技服务中心,成立士官学院,为火箭军、海军、战略资源部队定向培养士官生等已成为学校改进服务军民融合战略,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成果案例;作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单位、陕西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单位,积极建言献策,正发挥着智库作用。为国家航空事业及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西航动力”、汇集“西航智慧”、做出“西航贡献”已成为学校使命和历史担当。

六、结语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强调,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读书)、回归本分(教书育人)、回归初心(培养人才)、回归梦想(报国梦、强国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本源、教育规律、人民满意既是现在丈量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距离的三把标尺,也是未来我们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所应遵循的三把戒尺[13]。陕西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克服各种浮躁心理,围绕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厘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重点,凝聚发展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才不愧对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