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识性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

2018-11-28贾爱萍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纸张长方体线段

贾爱萍

(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江苏丹阳 212300)

引 言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对于教学内容囊括的公理、公式、定义等常识性知识内容,很多教师通常是以指导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然后套用于数值计算或公式带入。这种过于古板生硬的教学方式固定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常出现公式记不清、数值算错等现象,不利于提高其学习能力。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联系生活常识以及章节内容,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策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课堂积极性,并通过引导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一、结合生活常识,促进教学展开

笔者认为,在教学常识性数学知识时,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课堂中的问题具有现实意味,促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这一章节内容前,学生对于长方形仍存在原有思维上的平面知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从对长方形的二维图像空间过渡至三维空间就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以往教师通常采用“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的讲解方法进行教学,但是这种过于简单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帮助学生的思维空间从具象转化至抽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游戏环节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具体游戏环节如下:

教师首先取出一张长方形纸张,提问:“假如纸张没有厚度,你们觉得它是什么个形状?”学生根据其固有思维肯定回答是长方形。接着,教师再取出一张长方形纸进行叠加,继续提问:“它是什么形状?”学生仍认为是长方形。然后教师逐渐进行相同纸张叠加,直至纸张厚度足够构建成一个长方体时,再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并引导其进行思考。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通过纸张的堆积,长方形已变成长方体,这有利于增加其对三维图像的认知。

笔者通过建立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符的课堂游戏并集合表象积累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很好地掌握从“面”过渡到“体”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有效构建了长方体的空间概念并提高了其理解能力。

二、追溯历史渊源,构建常识体系

数学历史悠久,其是由数学家历经多年探索出来的定理、概念、公式等组成。故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通过结合知识章节与数学历史来寻找历史的契合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常识性知识体系。

例如,在进行《负数》教学中,教师通常存在教会学生“加号为正,减号为负”就可以正确理解的理念,导致学生认为只需死记硬背便可有效过关的错觉。而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讲述了一个酒商卖酒的故事:“中世纪的佛罗伦萨红酒商通常以桶装红酒进行贩卖,有人就提出使用横线标记原有酒量,在卖出一定量红酒时,则在酒量下降的地方进行标记,若是加入新酒则进行竖线标记,最后再计算其酒量之间的差值。”此时,学生就会对典故中的正负数进化过程产生好奇,此时再进行“负数”讲解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深其对该常识点的认知。

三、激愤入悱,领悟常识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以及探究数学知识。教师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课堂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提问出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来领悟常识性知识的本质。

例如,进行《比例尺》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纸上进行3分米和1米长的线段绘画。学生在进行线段绘画时,会发现纸的长度无法满足绘画的长度。有学生提出将较长的1米线段进行缩短,但是如何有效缩短线段又是学生所疑惑的问题。此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只要进行固定标准设定来缩短相应倍数就可以有效绘画出1米的线段长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比例尺知识点的要领,还有利于提高其后期的学习能力。

结 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常识性知识,通过正确指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和追溯历史来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调动课堂氛围的活跃性。

[参考文献]

[1] 费岭峰.数学活动:承载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谈促使小学生数学学习发生的数学活动设计要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48-51.

猜你喜欢

纸张长方体线段
制作长方体盒子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纸张黑白变
怎样画线段图
撕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