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日常规范的养成策略探析

2018-11-28李美娇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环境

李美娇

(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500)

引 言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处事,对幼儿的行为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与实践提供了机会。因此,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德育应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中。

一、日常规范是幼儿德育基本的途径

首先,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与人直接接触和交往,是形成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及成人自由地交往,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轮流、分享、谦让等良好行为。

其次,通过日常生活可以了解幼儿的道德品质,从而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能表现他们的真实思想和行为习惯。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个目光、一个表情都反映着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们的思想[1]。因此,我深入幼儿的生活,通过各种现象,认真探索幼儿的意愿与要求,捕捉他们的心理的瞬间变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从而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如有孩子看到其他孩子不愿意将自己的玩具给他玩,他会说:“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意识到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同意将玩具给他玩。我发现这种情况后,适时问道:“和小朋友一起玩高兴吗?”其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和强化孩子因为分享行为产生的愉悦感,认识到由于自己的帮助,使别人愉快,也使自己愉快。

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契机,把握点滴细节,适时引导、暗示或者鼓励,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

二、日常规范在其他领域活动中渗透

幼儿德育目标中的许多内容渗透在各种领域教育活动中。在音乐活动中,《小娃娃跌倒了》激发幼儿爱同伴的情感;《拉拉钩》培养幼儿宽以待人、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性格等。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爱笑的小花》告诉幼儿要懂得爱护花;《借你一把伞》让幼儿感受人文关怀的温情。通过这些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让幼儿初步懂得要懂礼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有效环境创设让幼儿情感受熏陶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积极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并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环境进行德育的隐性渗透,让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萌发良好的情感,培养造就精神健康、积极进取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创设主题墙,用祖国、家乡的风景、名胜照片,以及“讲卫生”“讲礼貌”“爱护花草树木”等养成教育系列图片进行布置,使幼儿在每日接触中留下美好的记忆,激发其良好的情感。如休息室里贴上深蓝色的夜幕,圆圆的月亮,静静的垂柳,入眠的大白鹅,可以提醒幼儿不要大声喧哗,安静入睡。

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通过布置临时性的节日环境,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在元宵节,进行“元宵花灯展”,让幼儿观赏品味,使幼儿真切地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国庆节,在活动室及走廊上布置“美丽的祖国”“画国旗”,使幼儿受到情感熏陶。

室内外设立动物饲养区,为幼儿提供连续性观察和亲自饲养的条件,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设立种植区,使幼儿有亲自种植植物的机会,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设立阅读区,摆放介绍祖国、家乡,教育幼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内容的图片。

精神环境是隐性的,对幼儿德育的实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把幼儿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教师如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并随口说了一句脏话。那么孩子摔跤时,他会说什么呢?自己随手扔了一张纸,那么孩子扔纸时,你怎么教育呢?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管任何时候,始终都表现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受到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影响。我深切地感到教师的品行对幼儿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教师不能强迫幼儿成为一个道德的人,但表里如一的道德言行却是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所必需的。

结 语

总之,德育教育要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实施,它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未来的花朵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盛丽.如何把幼儿的品德教育效果最大化[J].学周刊,2017,(2):229-230.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环境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环境清洁工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漫观环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