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呼吸新空气 自然感受新天地
——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谈

2018-11-28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辩论要点基础

俞 燕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丁店小学,江苏南通 226400)

引 言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活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提升综合语用技能。这是语文课程倡导的重要原则,也是课程教学的“重头戏”。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发展需要,活化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带领学生主动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思维情感;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自我深入感知的基础上提升语用技能,利于他们在深入综合运用中强化识记运用。由此可见,从学生语文学习关注的热点、要点、难点出发,多给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由辩论和自我抒写的机会,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情境,更能使得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促进知识技能不断内化生成[1]。

一、读活课文,披文入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需要多读,需要让学生在读活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知。读活课文,能使得学生在主动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刻认知,使得学生在入情入理的展示过程中丰富思维情感,帮助他们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围绕读活课文,不妨给学生更多自我阅读感知的机会。如,在《陶校长的演讲》学习指导中,围绕陶校长的“每天四问”四个问题,可建议学生在自我主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下列问题:陶校长是针对当时什么样的情形提出每日四问的?你从陶校长的每日四问中找到了哪些关键点?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知,能够主动与陶校长、文本进行对话,从相应的问题中发现更多的运用切入点。读活课文,一方面,能使得学生在主动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找到更多学习运用的环节,便于他们真正融入课堂;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强化识记中主动探索文章表达主旨意图,给他们更多的自我深思和主动探究的机会。

读活课文,可建议学生从自己的理解感知中把握阅读的重点,引导他们从自我阅读感知积累中丰富语用思维。注重紧扣课文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在主动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基础上找出学习的重点。关注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鼓励他们多提出自己的异议和观点,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文本的核心内涵。

二、质疑感思,融会贯通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倡导问题教学法的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自我质疑深思的机会,使得课堂教学更有人文性和真实感。质疑感思,让学生在带着问题深入研读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深化感知,增强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质疑感思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感悟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如在《船长》阅读引导中,针对诺曼底号船沉没的情形,很多同学在阅读中发现了各种疑难问题,如诺曼底号船是怎样沉没的?为什么哈尔威船长能够如此的沉着冷静?其余的人都被救起,为什么最后只剩下哈尔威船长孤身一人沉没海底?这时教师不妨建议学生反复研读课文,请他们从课文表达的艺术手法、表达主题等方面去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收集相应的语言表达信息,帮助他们深化整体理解感知。同时,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语言表达形式,大胆呈现自己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理解方法,让他们在重点词汇揣摩、前后语境构思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丰富感知,在主动研读中强化识记的深度和广度。

结合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感知,鼓励学生从相应的词汇短语、语句表达等方面深入思考,让他们能够在相应的资料中深化感知。在阅读引导中,应该让学生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的酝酿机会。把握好质疑的时机和方法,在学生想说又停时,鼓励他们从文章题目、矛盾、标点等处进行质疑,让他们能够有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2]。

三、抒写个性,深谙其道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叶圣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找出相应的表达素材,更能使得学生在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认知思维情感。多支持学生抒写个性,能使得他们在深谙其道的基础上获得丰富感知。

鼓励学生多抒写感知,让他们跳出“以本为本”的学习模式,让语文教学富有趣味。如在《牛郎织女》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想象:至今牛郎和织女还没有相见,倘若牛郎请你帮忙,你会怎么做?很多同学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思维。有的同学说,自己会向王母娘娘求情,求她让牛郎和织女能团团圆圆地在一起,不要拆散他们一家人。有的同学说,自己会在银河之间架设一座长桥,让牛郎和织女团聚,并开发旅游资源,让人们看看天河那边的景色,等等。这样的抒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个性。

抒写个性,让学生在主动发挥想象中获得深度感知,使得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关注学生的不同想法,多给他们相应的提示,能使得他们在不断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强化识记运用。抒写个性感知,也能使得学生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深度感悟体验。

四、辩论表述,学以致用

辩论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能使学生在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深化理解感知。鼓励学生主动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习心得中获得更多的真切认知。辩论,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更多展现运用的机会。

把握辩论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中,主动深化理解感知,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语用技能。如在《桂花雨》教学中,很多同学对桂花雨不理解,甚至认为怎么会有桂花雨呢?对此,我请学生反复阅读“我”的父亲所提的那首诗“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来”,揣摩其中的情形。有的同学从“摇”中感觉到了桂花纷纷落下的情形,认为这样的摇与落,产生了一定的因果关系,认为与下雨时的情形差不多。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是作者的想象,自己在桂花落下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感受到下雨时的情形。有的同学则对上述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思念,是借用下雨的情形来主动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等等。通过这样的辩论,能使得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

运用好辩论模式,让学生将自身的理解感知在充分互动交流中呈现出丰富性,便于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借鉴。要注重辩论的三个原则:辩在要点,即要能体现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辩论,获得更多感知;论在疑问处,即要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多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感知;导在恰当时,即创设的话题要能激活学生的理解感知,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综合运用机会。

结 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帮助他们在主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强化识记,利于他们在主动运用中提升语用综合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多给他们创设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情境,引领他们在深入讨论争辩中主动探究问题,使课堂充满活力。关注学生语用技能培养,突出多维度、全面性,让学生在深入自主探知中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丹琴.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04):54.

[2] 李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05):36.

猜你喜欢

辩论要点基础
健康烹调的要点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书写要点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