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整合在医联体内的实践探析

2018-11-25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吴蕾

办公室业务 2018年13期
关键词:联体服务水平管理机制

文/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吴蕾

为了有效地缓解我国基层人民对于医疗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实现对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满足人民的就医,医疗联合体正在有效地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这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只有强化人力资源的整合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医联体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我国的医疗救助水平,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一、医联体实践中人力资源整合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为了实现医疗服务水平高的医院资源向医疗条件弱的医院进行流动,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但是当下缺乏人才,导致资源流动非常不顺畅,尤其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结果会出现人员培养后不回原医院的现象,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二)缺乏有效的平台和系统。由于人力资源的整合工作较为复杂,如果难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很难实现对医疗资源以及各种信息的有效、及时互通,也就不能够实现对患者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不利于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难以弥补医疗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三)人才流动和培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医联体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对于医疗人才的培养和流动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人才自身的主观流动性严重不足,加之缺乏相关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动性不强,很难实现医疗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医联体实践中人力资源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软硬件条件,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即时共享,各大医院必须要进行软硬件条件的更新换代,通过改善医疗条件,有效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各类信息的共享,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不同医院之间的人才流动,实现医疗资源和患者资源的相互流动,一方面减轻三级医院的负担,同时也能够提高全社会的医疗服务水平。通过推进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将优秀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服务水平进行流动,有效地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的提升,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和体系。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护理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比如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制度,能够对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轮训以及岗位培训计划,让医护人员通过集中或者是定期的学习,提高医护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互通共享。

(三)创造条件和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坐诊、查房、讲座和技术指导等活动,让医疗的优势资源流动下去,缓解基层医疗服务紧张以及疑难杂症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支援基层,在基层医院坐诊,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同时,也要建立岗位培训计划,能够让二级医院的医生护士走进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医疗技术。通过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结合“医联体”内患者的双向转诊,实现了医疗人才合理流动和配置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优质整合,提高了“医联体”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实实在在地为患者服务。

(四)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实现统一配置。结合当下的医疗条件可以发现,医护人员欠缺的现象十分的明显,所以,医院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通过招聘等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招聘标准,统一招录专业医护人员,这样才能够引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缓解人员紧缺的现状。另外就是对现有人员进行培养,通过“医联体”内多点执业的优势特点,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能够为有才之人提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按照“口才、文才、实才”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实行量才使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结语

为了充分发挥医联体的重要作用,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面对当下人力资源整合中缺乏专业性的队伍、激励奖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医疗资源的互通有无。因此,为了实现医联体的职能和责任,要进一步统一规划人力资源,并且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要创造条件实现人力资源的流动,要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借助于信息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的整合效果。

猜你喜欢

联体服务水平管理机制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服务水平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关于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措施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