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架加克氏针固定配合后期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8-11-24秦鹏俊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熏洗腕关节克氏

雷 鸿,姚 强,秦鹏俊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骨科,陕西 商洛 726000)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1],常表现为患者骨折部胀痛、压痛,腕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及腕关节畸形等[2]。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可以有效复位桡骨远端骨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出了更高要求。熏洗疗法是中医的外治法之一,可使药物直达患处,治愈疾病。本研究采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配合后期中药熏洗方治疗,探索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病例60例,按患者接受治疗方式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2~69岁,平均(48.7±4.7)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1~66岁,平均(49.5±4.4)岁。患者骨折原因:高处坠落22例,交通事故14例,重物砸伤15例,摔伤9例。骨折AO分型:C1型20例,C2型28例,C3型12例。纳入标准:受伤后3 d内来医院就诊经诊断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就诊前未接受其他药物及手术治疗。排除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肝、肾病等。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臂丛麻醉,取仰卧位将患肢置于C型臂台上,曲肘90度前臂旋前位,止血带下操作。在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术,恢复桡骨长度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对不能复位的小块骨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并用克氏针固定,确认位置良好;腕关节掌倾角和尺倾角纠正后,立即在远端用2枚2.0克氏针交叉固定,透视确认复位良好,剪断弯曲克氏针尾,留置皮外;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若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和关节面塌陷则进行自体骨修补手术;若患者骨折为开放性骨折,则先将伤口彻底清创后变为闭合伤口再按以上治疗方法操作。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采取常规护理,并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2周后调整固定支架,6周后拆除外固定支架,拍摄X线片了解恢复情况,逐渐加强腕关节功能康复锻炼,防止关节僵直,尽快恢复功能。观察组前期治疗采取对照组手术固定治疗的方法,待完成手术固定治疗后增加中药熏洗治疗,方药组成:自然铜20 g,骨碎补25 g,土鳖虫15 g,制乳香10 g,制草乌20 g,苏木15 g,大黄30 g,没药15 g,续断20 g,伸筋草30 g,木瓜15 g,桑枝15 g,牛膝15 g,合欢皮15 g。将熏洗方在温水中浸泡20 min后,加白醋250 g/剂,用武火煎药40 min,文火煎药10 min。然后用双层纱布将药液过滤入熏蒸锅中,将骨折部位以毛巾包裹后置于熏蒸锅上方,熏蒸30 min,待药液温度降低至患者皮肤可承受的温度时用药液浸泡患处30 min。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用4次/2 d,10 d为1个疗程,连续熏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骨折愈合、感染、功能等情况,比较2组骨痂生长情况、生理指标。采用Dienst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痊愈:骨折完全愈合,腕关节活动无异常,伤口无感染;显效:骨折基本愈合,腕关节活动受限,伤口无感染;有效:骨折愈合速度较慢,腕关节活动时有痛感,伤口无感染;无效:骨折未愈合,腕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功能明显受限,出现或不出现化脓性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分别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0) 例

2.2 2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比较(±s,n = 30)

表2 2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分比较(±s,n =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疼痛 9.55±0.30 5.16±0.24#9.13±0.32 2.23±0.26#△活动度 8.01±0.6612.44±1.22#8.25±0.4115.23±1.16#△功能 9.75±0.5213.11±0.44# 9.55±0.2319.12±0.41#△稳定性 8.15±0.52 9.77±1.03 8.14±0.44 9.87±1.23肌力 7.23±0.87 9.16±1.47#7.88±0.5211.62±1.01#△

2.3 2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对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显示,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切口有感染症状,后进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5例患者腕关节活动时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观察组未出现感染及明显疼痛患者,1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受限。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3 cm范围之内的骨折[3],临床上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年及老年人群。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加石膏固定、骨折复位外支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4-6],治疗目的是恢复腕关节功能。外固定支架相对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有较大优势,适用于保守治疗失效的骨折患者[7]。该治疗方法虽然保证了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伴随疼痛和某些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中医治疗骨折具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医学认为骨折属于筋肉受损[8]、脉络破损。病机为局部血离经脉,凝聚瘀滞,导致经脉阻滞,气血不畅,肌肉及关节失去濡养[9],最终引起肿痛发作。骨折复位后疼痛主要原因是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压力升高,骨折部位供氧供血不足,以及关节滑液理化性质紊乱引起关节软骨损伤[10-11]。本研究中采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借助热力扩张骨折部位毛细血管,疏通腠理,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药物向组织渗透而直达骨折部位。组方选用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及舒筋通络的药物,加以牛膝等药物接骨续筋、补益肝脾[12-14],有助于骨折部位的宣痹通阳、疏通气血和濡养筋骨[15]。

熏洗疗法有助于药物直接吸收,充分发挥药理作用,而且通过热力作用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骨折部位组织缺氧及水肿状态,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恢复[16-17]。本研究中,采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联合中药熏洗联合疗法有效性优于单纯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治疗。

综上所述,外固定支架及克氏针固定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中药熏洗有助于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利于腕关节各项功能的康复,且中药熏蒸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猜你喜欢

熏洗腕关节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