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化瘀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

2018-11-24王志彦王敏红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败酱草肺型体征

王志彦,王敏红

(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2300)

肺炎喘嗽属现代医学支气管肺炎的范畴,是临床肺系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气急、咳嗽、发热及痰喘,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张口抬肩、口唇青紫及呼吸困难等症状[1-3]。随着近几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在治疗肺炎喘嗽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本研究将本院106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麻杏化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6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3例。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0.5~7岁,平均(3.35±1.02)岁;病程3~14 d,平均(7.05±2.14)d。联合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0.5~8岁,平均(3.48±1.12)岁;病程4~15 d,平均(7.26±2.09)d。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25)和头孢曲松钠(江苏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457)。2岁以下患儿剂量为7.5 mg/次,2次/d;2岁以上患儿剂量为7.5 mg,3次/d。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必要时采取退热等对症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2.2 联合组 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化瘀汤口服治疗。方药组成:甘草3 g,鱼腥草10 g,蜜麻黄5 g,杏仁10 g,败酱草10 g,水蛭(先煎)5 g。痰多者加用紫苏子、葶苈子及莱菔子,发热严重者加用牡丹皮、石膏及桑白皮,咳嗽频发者加用紫菀、蜜百部。1剂/d,分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如气促、咳嗽、发热和肺部啰音等,并对患儿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4]进行计算,同时记录患儿治疗后的疗效。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尼莫地平法[5]对2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1)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高于95%;2)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证候积分减少至少为70%;3)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减少至少为30%;4)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

1.5 统计学方法 将2组相关数据录入SPSS 2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如症状总积分、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等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如治疗总有效率等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 = 0.05,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显著升高(79.25%)(P<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53) 例(%)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缩短,且联合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n=53)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n=53)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5.97±4.73 7.05±2.14##联合组 16.53±5.03 2.32±0.95##△△

2.3 2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气促、咳嗽、肺部啰音及发热等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见表3。

表3 2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n=53) d

表3 2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n=53) d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组 别 气促 咳嗽 肺部啰音 发热对照组 3.38±0.46 7.86±2.32 6.46±2.03 4.86±0.93联合组 1.32±0.42## 4.96±0.93## 3.95±1.36## 2.14±0.64##

3 讨论

肺炎喘嗽作为儿科常见性、多发病之一,其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多为气候多变或冬季时发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热、咳、痰、喘、憋[4-5],严重时可引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现代医学[6-8]认为,肺炎喘嗽是因病毒与病原微生物细菌经血行或经呼吸道入肺,导致肺组织水肿、充血和炎性浸润。西医对肺炎喘嗽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抗感染治疗,但因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病原体增多,耐药菌致病性逐渐增强,造成临床疗效较差,延长了治疗时间[9]。中医药在近年来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显著且独特的优势。

肺为“多气少血”之脏,系清虚之体,喜宣通恶壅塞。“肺朝百脉”,若小儿出现肺炎喘嗽,则会引起邪热郁闭肺气,气道壅阻,同时气滞后引起血瘀[10-11]。因此临床辨治宣闭郁,清邪热,化血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麻杏化瘀汤以甘草、鱼腥草、蜜麻黄、杏仁、败酱草及水蛭为主药。其中甘草清热解毒,亦能够调和诸药,鱼腥草辛寒,可起到排脓消痈与清热解毒的作用[12]。由于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因此可用麻杏化瘀汤发挥清泻肺热、化痰止咳之功效。杏仁性温、味苦,色白入肺,可起到止咳降气的作用;而蜜麻黄性温,中空而不浮,且长于发散表邪,可起到宣肺、利尿、平喘的效果[13]。将杏仁与麻黄联用,具有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的显著功效[14]。方中败酱草亦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于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改善病变处缺血状态,可刺激病灶吸收。现代医学[15-16]认为,小儿发生肺炎时,因其肺内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造成肺微循环功能异常及纤维形成,即使临床中并无瘀证表现,但不可排除瘀滞现象的存在。而麻杏化瘀汤中的水蛭能够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且能够改善肺毛细血管血流灌注,减轻肺部毛细血管痉挛,纠正内外呼吸功能异常,进而能够减轻机体缺氧状态,改善血氧分压[17-18]。同时,败酱草与水蛭共用更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对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给予麻杏化瘀汤口服治疗后可取得清热宣肺、化瘀止咳的显著作用[19-20]。

猜你喜欢

败酱草肺型体征
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手术切除的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影响的M eta 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射干麻黄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风寒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败酱草治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