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2018-07-03王忍汪心毅钱志艺姜世涛严振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夹头手外科锥面

王忍,汪心毅,钱志艺,姜世涛,严振忠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骨科,江苏 常州 213011)

克氏针是骨科临床最常用的器材之一,在应用中需要其他器械的协助,如电钻、手摇钻等,由于克氏针使用量大[1],配套器械常因来不及消毒而显得短缺,虽然克氏针手把、克氏针钳等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仍有不足。因此通过改进,我们使用了更简单的克氏针夹头来进行克氏针操作,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自2015年5月-2016年12月临床使用58例,男42例,女16例。其中手指骨折45例,足趾骨折13例。

1.2 克氏针夹头的组成

克氏针夹头由常州金兴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由夹头套、夹爪和手柄三部分组成。⑴夹头套整体呈空心状,中后有内螺纹,前内为钭锥面,外有纵纹。⑵夹爪中心有纵孔,前部以中心分为四部分呈四爪,前外呈钭锥面。⑶手柄中心有纵孔,前有外螺纹,后有纵纹,近后部有一横螺纹孔,内有机米螺丝。其工作原理是:旋转夹头套,通过螺旋机构压紧或放松斜锥面,带动4个夹爪作收缩夹紧或松开运动,从而将克氏针夹紧或松开。夹爪因手柄与夹头套的螺纹作用有锁定功能(图1-3)。

1.3 克氏针夹头的使用方法

克氏针夹头常规高压消毒,逆时针旋转夹头套,松开四爪,插入克氏针,顺时针旋转夹头套,压紧四爪,固定克氏针,使克氏针夹头与克氏针融合一体。手持克氏针夹头的手柄部进行克氏针操作。顺行穿针法:骨折复位后手术者左手握持骨折部,右手持克氏针夹头的手柄部旋转克氏针,从一个骨折块穿入另一个骨折块,一次完成。逆行穿针法:显露骨折远端(或外侧块),克氏针插入骨折面向远端穿出,松开克氏针夹头,把其安装到克氏针的另一端。对齐骨折块,克氏针向近端穿入,固定骨折块。取出克氏针夹头,剪去过长的克氏针,外露部皮塞(即注射器内的活塞)保护。

图1 克氏针夹头使用图

图2 克氏针夹头分解图

图3 克氏针夹头的构成:a内螺纹;b钭锥面;c纵纹;d纵孔;e四爪;f钭锥面;g 纵孔;h 外螺纹;i纵纹;j横螺纹孔

2 结果

58例患者均得获随访,克氏针拔除时间[2]:4~8周,平均6周。骨折对位对线均良好。骨折愈合时间6~13周,平均9周。无伤口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使用克氏针夹头的注意事项:⑴操作起来不如电钻稳定性好,对于小骨片旋转要慢,避免骨折块破裂[2]。有时可用细克氏针直接刺入。细克氏针操作易弯曲,需多练习,掌握好方向和力度。对于不易破裂的骨块,克氏针可正反转动,加快进程。易破裂的只能一个方向转动,逐渐钻孔,减少其破坏性。⑵由于是手指直接持夹头操作,力矩小,钻孔能力有限[3],一般用于手指、足趾和其他松质骨的骨折。粗克氏针不易使用,常用直径1 mm的克氏针。⑶操作时顺行法较好,一次穿针成功[4],骨折块间有加压作用,如过多操作,针孔增大,远骨折块可在克氏针上滑动,而出现骨折块分离现象。⑷一般情况下手柄后横孔内的机米螺丝要旋紧,堵住纵孔,防止纵孔中的克氏针向后穿出,这时克氏针可预先剪到需要的长度,常用长度80 mm。⑸手柄为手指夹持处,操作时手指不夹持到夹头套,旋转夹头套克氏针即出现松动。⑹如用手旋夹头套克氏针夹持不紧,出现松动,可用两把血管钳夹紧旋转。也可把克氏针尾插过手柄后横孔,用随带的机米螺丝板手拧紧手柄后横孔内的机米螺丝,使机米螺丝挤压纵孔中的克氏针尾部,前后双道夹紧不再松动,三种方法按操作者习惯选用。

本器械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消毒方便。更适于基层医院仅有一名值班医生手术时使用。

[1]明立功,明立山,明立阳,等.经皮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1):29-30.

[2]张熙南,李瑞华,李津.阻挡式克氏针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4):407-408.

[3]汪心毅,姜晓琪.克氏针手把(钳)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18(4):244-245.

[4]李文东,蔡晓明,方文冲,等.中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4):203-204.

猜你喜欢

夹头手外科锥面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拉伸机夹头结构形式及楔块角度的选取
水下多路液压快速接头的夹头结构分析与优化
数控深腔加工刀具夹持技术研究
考虑应力松弛效应的球头-锥面密封性能分析
2020年《实用手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CLS 特殊螺纹接头气密结构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带润滑油路的新型三锥面同步器开发研究
锥面球头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