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度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8-11-20杨海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盆腔炎满意率盆腔

杨海花

(江西省乐安县中医院内科,江西 乐安 344300)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大的特点[1]。随着该病临床发生率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常规西药治疗在慢性重度盆腔炎中的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中多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2]。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该病治疗的有效率。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度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重度盆腔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2例患者的年龄为23~44岁,平均为 (32.6±5.6) 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慢性重度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3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措施为:(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经期1 d后给予40 g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口服0.5 g甲硝唑或静脉滴注100 mL替硝唑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用药7 d,持续治疗3个经期。(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治疗方法: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加入自拟加味盆腔汤,中药配方为:延胡索9 g,牡丹皮9 g,赤芍9 g,菟丝子10 g,茯苓10 g,石见穿10 g,桑寄生12 g,威灵仙12 g,马鞭草12 g,红藤30 g,败酱草15 g,生地黄15 g;合并腰部酸痛者加菟丝子、狗脊;合并小腹疼痛者加肉桂、炮姜、艾叶;合并带下发黄者加黄柏、苦参;合并带下量增多者加椿根皮、鸡冠花。加水煎煮后将药液浓缩至200 mL,早晚各服1剂。连续用药7 d,持续治疗3个经期。(2) 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多关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心情愉悦;②日常生活护理:叮嘱患者重视个人卫生,加强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尤其是经期的卫生。治疗期间需要进行适量运动,避免精神紧张,但要注意劳逸结合;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慢性盆腔炎的诱因,并指导其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和性观念,并做好日常生活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疾病的康复率,预防该病的复发。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的满意率。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3]中的诊断标准制定。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盆腔包块或积液减少超过70%;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盆腔包块或积液减少超过40%但小于70%;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黏膜出现的慢性炎症。该病的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律、白带异常、下腹坠疼、腰骶部疼痛、不孕症等症状,具有病程长且复发率高的特点[4]。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效果不佳而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病变。临床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盆腔感染,从而引起的炎性分泌物、纤维增生、输卵管积水或阻塞等病理变化,且多累及输卵管、卵巢以及盆腔结缔组织。由于炎症分泌物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容易出现粘连、增厚、炎性囊肿等病理特点。若盆腔炎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导致盆腔疼痛、异位妊娠以及不孕症等激发疾病,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较大的影响[5]。慢性盆腔炎的病情复杂,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有限,且在停药之后容易复发,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因此,临床中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式,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将慢性盆腔炎归属于“腹痛”“带下病”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湿热内阻,与冲任气血相结,久聚不散,迁延反复造成人体气血亏损。病证中虚实夹杂,该病的出现与肝肾脾等器官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次研究中结合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知与治疗原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自拟加味盆腔汤,其中玄胡主肝经,具有理气止血、止痛化瘀的功效;菟丝子、桑寄生具有平肝健肾的功效;茯苓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石见穿具有止痛化瘀、活血理气的功效;红藤、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丹皮、赤芍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化瘀的功效;生地具有其清热降燥、滋阴活血的功效;威灵仙具有通络化瘀的功效;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活血的功效。全方具有平肝健脾补肾、通经活络的功效。针对性护理干预是现代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方法,主要是结合患者临床治疗的特点,以患者的需求为指导,为患者提供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也能够预防患者出院后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造成的疾病复发,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因此,本次研究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了针对性护理干预。

随着该病临床发生率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常规西药治疗在慢性重度盆腔炎中的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中多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重度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

猜你喜欢

盆腔炎满意率盆腔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