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天盆 星外海西

2018-11-19范晓

人民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雅丹柴达木盆地盐类

范晓

这里是青藏高原,是西北干旱区;这里有万山之祖昆仑,长江之源唐古拉,有苍茫戈壁、雪峰冰川,有“天空之镜”、雅丹群落,有山前绿洲丰饶的物产,大地之下富集的资源,有吐谷浑的传奇前世、高原丝路的千年驼铃……

青藏高原最低处的巨大“天盆”

如果你以为海西的面貌就是雪域高寒、荒漠苍茫,那就失之偏颇了。作为海西主体的柴达木盆地,是海西的魅力和风采所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曾用“对边疆,它像内地;对内地,它像边疆”,来形容青海的地理特征。而柴达木盆地,也是这样一个似高似低、可南可北、亦东亦西的特殊地理单元。可以说,对西北干旱区,它是青藏高原;对青藏高原,它是西北干旱区。

当然,作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在地质构造以及地理地貌区划上,被归属于青藏高原是有道理的。青藏高原北缘的大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将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分隔开。柴达木盆地2670米至3200米的海拔,高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大约1200米至2000米以上,堪称世界上罕见的高原“天盆”,其面积约25.1万平方公里,占了海西全州面积的近八成。中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2个的面积都不及它大。

柴达木盆地虽属于青藏高原的地理范畴,但它是整个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最低之处。这里有着广阔的戈壁荒漠等典型的干旱区地貌景观,有着宜农宜牧的草原浅滩区域,更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被誉为“聚宝盆”。

举世无双的盐湖宝库

至少在距今2300万年左右的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以及青藏地区的抬升,柴达木这个大盆地就开始断陷形成,相对应的是环绕盆地周边的大山脉的隆起。源自周边高山的众多河流汇聚于此,造就了这个内流盆地曾经大湖浩渺、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观。而随着高原隆升到足以阻隔南来暖湿气流的高度,气候日趋干旱,这里成了被遮挡在昆仑山北侧“雨影”里的“天盆”,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50多倍,就像一口巨大的蒸锅,水分蒸发、湖泊干缩、咸化,大量盐类开始在盆地中沉积下来。

“柴达木”是蒙古语的音译,它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是“辽阔的地方”,这的确名副其实;一是“盐泽”,这种释义也许更能反映它的特点。

这个“聚宝盆”最重要的宝藏,就是在盆地特定的地质演化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巨大盐类矿藏。如此宏伟壮观的高原盐湖盐泽盆地,在世界上,也许只有美国西部高原的内华达山脉和瓦萨奇山脉之间的大盆地—大盐湖,以及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科伊帕萨—乌尤尼盐沼,可以拿来作比较。但柴达木盆地的封闭性更好、规模更大,它所依托的青藏高原的高大广阔,也远非美洲的高原能比。所以,柴达木盆地的盐湖矿藏才能独领风骚。

美国大盐湖的盐类储量约60亿吨,而柴达木盆地中仅察尔汗盐湖的盐类储量就达550亿吨,加上昆特依、柯柯、一里坪等几个主要盐湖,盐类储量可达1320亿吨。玻利维亚科伊帕萨—乌尤尼盐沼的面积约11200平方公里,而柴达木盆地的盐类沉积面积至少有15600平方公里。

柴达木盐湖的盐类矿藏多、大、富、全。除了食盐外,还包括了钾、镁、锂、锶、硼等多种矿物元素,其储量高居中国第一。其中,察尔汗特大型钾盐矿床、大浪滩大型钾盐矿床,已探明的钾盐储量就占了中国总储量的97%。这给现代盐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风蚀地貌构建的“外星世界”

柴达木曾经的远古大湖退缩干涸后,古湖中沉积的砂土层即暴露于地表,其中既有年代较新未完全固结的疏松岩层,也有年代较老固结较好的坚硬岩层。

这些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走向的长垣穹丘,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起马海、南八仙,北到冷湖、俄博梁,西达茫崖,南至达布逊湖的广大区域。

柴达木盆地这个青藏高原北部的地貌转折区,是强风常年扫荡的地带。尤其是席卷塔里木盆地的西风在阿尔金山北侧积蓄到一定强度后,利用茫崖、冷湖一带的多个山口翻越大山进入柴达木,由于强烈的狭管效应,柴达木盛行强劲的西风和西北风。据统计,冷湖、茫崖一带风速大于每秒5米的大风日数,每年可达289天至318天,而8级以上的大风日,年均高达110天。

盛行的西北风向刚好与盆地中岩层褶曲的长轴平行,大风顺着这些地形的通道,对砂泥质的岩层进行强力的雕凿与刻蚀,从而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如魔鬼城般的风蚀地貌。它既有孤丘密集的典型雅丹,也有如城垣古堡的风蚀长丘;既有如俄博梁一带五彩斑斓的彩色雅丹,也有如东台吉乃尔湖畔波光相映的水上雅丹。

在定向强风的塑造下,风蚀残丘多形成向风一侧陡峭,背风一侧平缓的形态,同时又变幻出齿状、梳状、鲸背状、土柱状、坟堆状、船形、人形、兽形等等无穷的造型。这种冷峻苍凉、荒芜嶙峋的场景,常常让人有如入外星世界的感觉。

柴达木盆地不仅以2.24万平方公里的风蚀残丘面积成为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而且雅丹类型、造型丰富多彩,堪称最好的风蚀地貌天然博物馆。

河流尾闾湖的双子星座群

说柴达木干旱,这是因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海西是缺水之地。在柴达木盆地的昆仑山前、祁连山前,你都可以看到河汊纵横、湿地连绵、湖泊群聚的景象,更不用说海西下辖的唐古拉山镇一带,冰川纵横、沼泽密布,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

虽然柴达木盆地诸多河流的尾闾湖不少都是咸水湖乃至盐湖,但也不乏像可鲁克湖那样的淡水湖,那里芦苇丛生、水鸟群集,已成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干旱区盆地中的河流尾闾湖都有游移的特点,这种情形在柴达木盆地堪称极致,几乎所有河流下游都有相互交替的游移湖,成为奇异的双子湖群景观,就像灿烂的双子星座群。例如:巴音郭勒河的可鲁克湖与托素湖,塔格棱河的大柴旦湖与小柴旦湖,鱼卡河的宗马海湖与巴仑马海湖,柴达木河—素棱郭勒河的北霍鲁逊湖与南霍鲁逊湖,格尔木河的东达布逊湖与西达布逊湖,那棱格勒河的东台吉乃尔湖与西台吉乃尔湖。

从地貌学的角度看,尾闾湖的淤高以及洪积扇上河道的频繁变迁,都会导致一时入此,一时入彼的现象。

环绕柴达木盆地的绿洲是海西州精华所在

河流出山入柴达木盆地,地貌也依次变化:山前洪积扇的上部,堆积着粗大的砂砾,地表水都渗于地下,地下水埋藏深度大,地表呈现荒漠戈壁景观;至洪积扇的中下部,泉水渗出,地表径流复现,河汊密布,为沙与黏土构成的山前平原,植物生长繁盛,这就是天然绿洲,经人类的垦殖开发,逐渐形成农牧地与城镇村落聚集;再往下至河流末端的湖沼平原,多因尾闾湖的咸化形成盐湖、盐沼、盐滩。

这种由山前至盆地中心的环状地貌,与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等山前低地的特征几乎如出一辙。只是柴达木盆地海拔更高,蒸发作用更强,盆地中湖泊咸化、盐化、干化的趋势更明显。但柴达木盆地周缘断续延伸的绿洲带和其他干旱区一样,也是文明繁衍的精华所在。

环柴达木盆地,大大小小的绿洲不下十余处,如德令哈、鱼卡、赛什克、察汗乌苏、香日德、巴隆、诺木洪、格尔木、阿拉尔等,宜农土地共约71.83万公顷,约合1077.5万亩。与西北的其他干旱区以及同纬度的中原地区比较,柴达木盆地的年均日照时数、太阳总辐射量、昼夜温差都要更大,十分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因此这里盛产优质的小麦、油菜、豌豆、蚕豆、青稞等,并曾在1979年创下春小麦亩产2026斤的世界纪录。

猜你喜欢

雅丹柴达木盆地盐类
神秘的魔鬼城——青海雅丹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石盐类矿物药的矿物学探究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运用平衡常数 理解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超级大胃王
有福同享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