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018-11-19钱敏

人民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重点基础实验室

本刊记者 钱敏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激励制度基本完善,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意见》首先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充分肯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3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称其“已成为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肯定成绩的同时,《意见》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领军科学家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深化等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依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科技部、财政部出台了该意见。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助力基础研究

今年1月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不到半年,科技部和财政部此次联合发文就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提到,总体上,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看,从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看,基础研究依然是短板。

据介绍,这些短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比如科学的理论、原创的思想是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还非常少;二是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比较匮乏,特别是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基地和队伍,长期稳定在一个方面上深耕的队伍和人才比较缺乏;三是投入总体不足,而且投入结构非常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主要是靠政府,而且主要是靠中央财政,企业投入的基础研究非常少;四是环境不佳,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评价,在开放共享以及人才流动、稳定、激励等机制方面仍存在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作为新时代指导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第八条和第九条分别提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事实上,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位和取得的成果亦不难看出,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将有赖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为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文件要求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在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统筹部署和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给任务、给机制、给条件、给支持,激发其创新活力。同时,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在前沿、新兴、交叉、边缘等学科以及布局薄弱学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等,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体系需完善

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作的科学论文发布情况统计,我国科学论文数多年排在世界第二,引用数则排在第四,而去年引用数首次排到了第二。当然,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的数据则更为乐观,2016年中国论文全世界排第一,比美国论文还要多。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科技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如何把这种数字上的进步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还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这其中,就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上述《意见》在总体要求中强调,要“大幅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就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而言,首要的就是完善其发展体系。

《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体系。

第一,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布局。明确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定位,系统布局、重点建设、均衡发展,强化分类管理,加强体系建设和优化布局。

第二,重点推进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基础研究,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第三,大力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产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等。

第四,加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地方基础研究能力为目标,主要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基础研究,依托地方所属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布局建设。

第五,组建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适应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特点,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

第六,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联盟。加强引导,推动实验室围绕学科领域、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组建实验室联盟,开展共性重大科学问题和战略方向的联合研究,促进协同创新。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管理能力待提升

与完善发展体系同样重要的,还有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创新。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凝聚和培养一流优秀人才,才能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产出重大原创成果,从而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保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引领性,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和聚集高水平人才队伍,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扩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影响力,是《意见》为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开出的“方子”。《意见》强调,要以提高科技创新活力为核心,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吸引顶尖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促进人员合理的双向流动,助推重大成果产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推动实验室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与成果、贡献相挂钩的制度,评价考核要注重研究成果得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

在管理创新方面,《意见》是这样要求的: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强化依托单位法人主体责任;加强多元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建设和分类管理;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营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其中特别提到,要完善第三方评估和弘扬为国奉献精神。完善第三方评估,探索国际同行专业化评价,强化实验室学术竞争力的国际比对和实验室任务完成情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引导实验室在学科目标上更加聚焦原始创新。弘扬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为国奉献精神,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实验室做科研诚信的表率,避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推动实验室建立容错机制,形成潜心研究、挑战未知的创新文化和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学术氛围。

猜你喜欢

重点基础实验室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电竞实验室
重点推荐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