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中期选举“三面围城”

2018-11-19付冰冰

人民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共和党贸易战选民

本刊记者 付冰冰

截至七月底,距特朗普政府中期选举正式进入100天倒计时阶段。中期选举的实质是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争夺对国会的控制权,但中期选举的结果也是美国民众对总统执政成果的态度体现。

由于以往多数时期美国总统上任后都难以对选民兑现竞选期的承诺,转而走折中路线,所以中期选举一般是反对党反攻的好时候。今年的中期选举尤其令人瞩目,其结果有可能影响美国未来的政治格局,还将影响特朗普总统的未来执政。

减税法案加固“经济围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所长李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届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中,国内经济问题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从目前的美国经济表现水平来看,很有可能就是特朗普总统所代表的共和党在选举中的最大“得分项”。

特朗普上台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奥巴马执政时期,并未解决美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蓝领阶层工资下降、就业减少等问题,而特朗普竞选中打的旗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优先”,支持他胜选的选民基础层主要就是铁锈带的蓝领和中西部的农业州农民。特朗普在执政后也一直是将解决国内经济和就业问题置于首要位置。

2017年12月特朗普签署减税法案,号称自里根政府以来的最大规模减税法案,是特朗普上任后的最大政绩。企业所得税改革是本次减税法案的核心,根据税改法案,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从现在的35%降至21%;对美国企业留存海外的利润一次性征税,其中现金利润的税率为15.5%;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税制进行了简化,大部分税率也有所下降。

此外,特朗普执政以来的美国经济增长也确实表现优异,2017年经济增长2.2%,超过上一年奥巴马执政时1.6%的水平,今年二季度更是取得了4.1%的高增长率。美国失业率也持续下降,今年6月份失业率为4.0%,而5月份仅为3.8%,是自2000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巴马当政8年期间,失业率最高达到10.0%,最低也是4.6%,均高于特朗普执政以来的水平。特朗普本人也得到了国内更多支持,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达44%。对外经济政策上,特朗普既表现出了一定的战略收缩,也表现出更强的进攻性。收缩体现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上,例如上台伊始即退出TPP,对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但其本质实际上还是以退为攻,想要谋求为美国带来更大的利益;进攻性体现在其转而诉诸单边主义,对中国及其众多盟友发起贸易战,逼迫贸易伙伴减少对美贸易不平衡、开放市场。

李伟表示,实际上,特朗普也意识到了赢得中期选举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其继续在共和党统领的国会两院顺利通过其拟推进的法案,也有助于其赢得2020年的连任竞选。为了帮助其所在的共和党赢得中期选举,特朗普从年初即开始有所行动。经贸问题是其最容易出手获取选民认同的手段,从经贸问题上来看,今年年初即不断以单边主义措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发起贸易战,试图以其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国内市场规模为杠杆,施压主要贸易伙伴在经贸问题上让步,兑现其“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因此,特朗普进攻性经贸政策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考虑,带来的效果和强硬手段本身均有助于其帮助所在的共和党拉票,而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用经贸手段保护国内制造业,也得到国内制造业工人的支持。

当然,虽然经济作为其最重要的得分项,但中期选举仍存在一定的变数。由于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中国也发起反制措施,美国农民将因此受到影响,而大豆产区所在的几个州正是特朗普2016年胜选的重要票仓,特朗普虽已要求农业部对农民提供120亿美元的救助,但是否能够完全抚平这些选民的情绪、是否能缓解他们的焦虑,继而影响他们对中期选举的投票取向,仍然存在变数。

保护主义“围城”无益长期发展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张家栋教授认为,特朗普执政期间通过煽动民粹主义,以及透支未来的方式发展短期经济,对选民具有普遍欺骗性。从特朗普本人角度来讲,他是成功的,因为他只关心短期议题和眼前利益。但从政治的常规作法来看,他是有问题的,他的很多做法与世界大国应该有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从根本上破坏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也动摇了美国自己所建立起来的国际体系。

张家栋分析,目前,美国民众不同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比较平衡,双方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共和党在底层占优,民主党在精英阶层占优。现在,两派民众的情绪都出现极端化现象。在共和党内,甚至出现了特朗普化现象。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民主党在参议院虽然有机会,但这取决于双方支持者的投票积极性。一般来说,执政党的支持者投票积极性会低于在野党。即便如此,特朗普依然未放弃,正在积极打造一个受攻击、受迫害的形象,试图唤起支持者的关注以及投票积极性。

李伟认为,特朗普的某些政策也可能会导致在某些群体失分,例如硅谷对特朗普移民政策的不满、部分群体对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不满、跨国公司对特朗普向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的不满,但由于中期选举是由选民个体投票,因此支持共和党得票的基本面仍在。

此外,从国会议员的选举人数上,共和党也占据一定优势。目前共和党占据着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51席,在众议院435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241席。而在此次中期选举中,众议院全部席位均需要改选,参议院有26个民主党阵营的席位需改选,而共和党只有9个席位需改选。

推特“围城”应对“选举魔咒”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中期选举又有“选举魔咒”之称,即每到选举时,总统所在党都会丢失议席。自1946年至今,除1998年和2002年中期选举之外,总统所在党都丢失了国会议席。而两次例外也有共性,时任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当时的支持率均居于超过60%的高点。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焱宇分析,尽管特朗普给自己贴上“游离于华盛顿政治圈的政治素人”标签,但其亿万富豪的身家令其从未远离政治圈,他冲击总统大位的政治热情始终存在。

特朗普之所以以反建制派的“政治素人”自居,其实质依然是迎合选民心理,因为他深谙操弄选民对传统政客失望、愤怒的民粹情绪之道,终以“从未担任公职”的商人身份赢得大选。然而,特朗普随后举办的总统就职典礼却荣膺两项桂冠:美国史上“最昂贵”和“最少民众报名参加”的总统就职仪式。

入主白宫后,特朗普独树一帜地进行“推特治国”,不断推文发送诸如经济、移民和反恐等对内政策举措以兑现竞选诺言,得到了民众积极响应。随着大规模减税政策的出台,美经济形势向好发展,民众失业率降至3.8%的史上低点。据盖乐比2018年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发展方向得到了38%受访者认可,比2017年提高10%。

在对外政策上,特朗普虽然破旧有余、立新不足,但通过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举动牢牢抓住世人的眼球,彰显“外交功绩”。例如,他强势推动美国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实现历史性会晤缓解朝核僵局,等等。

然而,随着中期选举临近,绑架共和党建制派且宣扬笃定打破“选举魔咒”的特朗普开始不淡定起来,不仅对内为在中美贸易战中“受伤”的美国农民送上“大礼包”,承诺不会在选举前令政府关门,还授意给美欧贸易战按下暂停键。虽则如此,伴随美元增值、中美贸易战波及影响不断显现,加之由女性和非白人选民组成的“奥巴马联盟”“Me Too”选民等小众力量的反特朗普声音增强,对于特朗普及其代表的共和党来说,“围城”既有可能护航特朗普政府顺利度过中期选举,更可能为其未来两年成为“跛鸭总统”埋下伏笔。

猜你喜欢

共和党贸易战选民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贸易战是错误的决定
浅谈中美农产品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共和党
建立选民测评代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