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鴽”是什么鸟?

2018-11-15李凤能

文史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集韵鹌鹑田鼠

李凤能

《逸周书·时训解》云:

谷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汉代以前,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六个节气的排列顺序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直到西汉时,人们因避景帝讳才把启蛰改为惊蛰并调到雨水之后,同时把清明改到谷雨之前。因而《逸周书·时训解》中启蛰、雨水、谷雨、清明的物候,与后来的不同。后来人们将这四个节气的物候两两作了交换,今天我们看到的“桐始华”等三候,已属清明。

桐始华,是说白桐树开始开花;田鼠化为鴽,是说喜爱阴气的田鼠白天已躲回洞穴,而喜爱阳气的鴽鸟则出来活动了;虹始见,是说雨后的天空开始出现彩虹。

田鼠属啮齿目仓鼠科动物,它当然不可能化为鸟类的鴽。古人说的某物化为另一物,往往是指某物不见了,而另一物却出现了。

“鴽”是什么鸟?后人一直没能说清。自汉以来,人们大致是两种意见,一说是鸽子,一说是鹌鹑。《康熙字典》“鴽”字條引他书曰:

《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如,鸽也。”《尔雅·释鸟》:“鴽,鴾母。《郭注》鹌也。青州人呼曰鴾母”……《正字通》:“田鼠化为鴽,鴽卽鹑也。”

鴾母是鹌鹑的别名,鹌、鹑、鴾母实为一物。《汉典》则笼统地说:“鴽,古书上指鹌鹑类的小鸟。”这种解释虽源自《尔雅》《正字通》等古籍,但我觉得也未必妥当。理由是《仪礼·公食大夫礼》以“雉兔鹑鴽”四物并举,可见鹑是鹑,鴽是鴽。至于《集韵》《韵会》《正韵》等书把鴽解释成鸽,好像也难以成立。因为许慎《说文解字》谓:“鸽,鸠属也。鸠之可畜于家者。”中国人养鸽历史悠久。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妇好墓,出土一件玉雕鸽,其显著特征是嘴短,头圆,眼皮宽,与野鸽大异,是现知中国畜养鸽的最早形象。野鸽被驯养应当在此之前。鸽既可畜于家,当然日日得见,何必要等清明到来,才由田鼠所化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呢?

我以为,鴽很有可能是杜鹃之类的夏候鸟;因为某些杜鹃品种符合像鸽,毛色类田鼠,清明前后开始出现这些特征。

猜你喜欢

集韵鹌鹑田鼠
鹌鹑与猎人
田鼠寻亲记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小田鼠过冬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和田鼠小弟一样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我孵出鹌鹑宝宝啦
鹌鹑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