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缪钺佚札考释

2018-11-15王白石

文史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札手迹编年

王白石

缪钺(1904—1995),字彦威,江苏溧阳人,北京大学文科肄业,曾在保定培德中学与保定中学授国文,历任河南大学、浙江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擅文史,工诗词,天资高朗,学问渊深,饶宗颐称之为“词坛尊宿,史国灵光”,周一良挽之曰“文史回翔,绛帐春风三千弟子;诗词并美,灵谿妙谛一代宗师”,著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冰茧庵剩稿》《灵谿词说》《词学古今谈》(后两种为合著)等书。2014年10月,其文孙缪元朗所编《冰茧庵论学书札》(下称《论学书札》)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缪钺论学书札百馀通,内容涵盖史籍考订、文学品议、交游闻见之属,深具价值。然正如缪元朗整理后记所云,“本集所收,自然不是祖父论学书札的全部,应该还有很多漏收的书信”。2013年12月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印行《落照堂集存国人信札手迹》(下称《信札手迹》)收有缪钺信札两通,即为《论学书札》所遗。

第一通札

在宥先生史席:

两承惠书慰问,至感。弟吐血已止,咳嗽亦轻,再休息四五日即可康复,堪纾锦注。弟川大课程排在星期三五两日午后一点至四点,与上学年同。上学年尊课在星期一五午后,与弟课并无冲突,盖史学系课在星期一、中文系课在星期五之故。此次排课注册组将中国民族史移至星期五,遂与弟课冲突。愚意有两种改变办法:一,尊课仍改照上学年排法(史学系课在星期一,中文系课在星期五);二,将弟星期五之课移至星期一午后。如此均可避免冲突,两法之中何者方便,请卓裁,选定即通知川大注册组可也。肃复,敬颂日祉。

弟钺拜上 十月廿六日

弟课程表附上

按,“在宥”即闻宥(1901—1985),“在宥”其字,江苏松江人,曾先后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执教,为著名语言学家与考古学家,著有《古铜鼓图录》《古铜鼓考》《铜鼓续考》。其斋室名“落照堂”,《信札手迹》即其哲嗣闻广据所藏札影印而成。

缪钺此札并未署年,而其“弟吐血已止,咳嗽亦轻”等句,与民国36年(1947年)11月9日致陈槃札所述“上月因咳嗽剧烈,震破肺中血管,吐鲜血数口,经医生打针又休养三星期,已痊愈矣”(见缪元朗《缪钺先生编年事辑》,下称《编年事辑》)为同一事,则当系于同年。缪钺时为华西协合大学教授,并在四川大学兼课,故有“弟川大课程”之谓。

然此札后未附“弟课程表”,或已不存,另有缪钺诗词共十四题。其中,《念奴娇》(首句“疏红艳白”)、《鹧鸪天》(首句“铅椠相亲枉费才”),署款“在宥先生正律,钺初稿,三十六年一月”;《踏莎行》(首句“梦起犹迷”),署款“在宥先生正律,弟钺初稿”,而无年月;《十二月六日病中拟有所作未就后三日补成之》《十二月廿五日访萧仲圭》《奇花》(两首)《感遇》(两首)《赠吴雨僧》《读书有感》《桃溪寺探梅》《张孟劬先生挽诗》(四首)《携友游湘山寺》《夏夜望月有寄》《挽章俊之兼寄陳弼猷澂江》(三首),署款“在宥先生正,缪钺呈稿,三十五年九月”。因是分期代柬之作,且已收录《冰茧庵诗词稿》(《缪钺全集》卷八,下称“集本”),并有编年,兹不必述。

不过,以上诗词属于“初稿”(下称“稿本”),较于集本所载,似不无校雠异文之价值。例如,《赠吴雨僧》“博士尊韩愈”一句,稿本有注“民国卅一年,教育部聘君为部聘教授”,有裨于准确理解其句义,集本则无。又如,《张孟劬先生挽诗》“两遘遗民痛,又甚于遗山”二句,稿本有注“清亡后,先生以遗民自居。二十六年,日人陷北平,先生留居西郊,讲学燕京大学,文中常称‘避俀难,易‘倭为‘俀,盖艰贞自晦之意也”,末句集本则作“盖故误其字以自晦也”,不如“艰贞”为切。缪钺《顾亭林先生处国难时之态度》谓顾炎武“自甲申国变三十二岁始,至于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七十岁卒止,皆在国难心哀期间。其态度可以‘艰贞二字括之,艰难贞固,终不失其态度”(《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复刊民国28年第7期),正可为此做一注脚。当然,这些价值尚有待于诗词专家之判评与挖掘。

第二通札

厚宣吾弟如晤:

顷奉手书,至深感慰。十五日寄一快函,谅蒙青及。綦江东溪间被水冲毁之桥梁,一度修复,旋又断坏,尚须重修,故钺仍迟迟未能启程,甚为焦急。钺本拟于七月底或八月初到蓉,关于暑后在华大所授课程诸事,可与闻在宥先生从容商洽。今既以路阻,未能早日到蓉,故先将关于开课之意见函告吾弟,请转达闻先生,以供参酌。钺在浙大曾授中国文学史、诗选、词选、文选诸课。此诸课中如有需要钺担任者,闻先生即可排定。(词选一课,钺最感兴趣,极望能开此课。)此外如需要钺另开新课亦可,如先秦诸子(或专授某一两种子书)、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文学批评(或专授《文心雕龙》)、杜诗等课,钺均感兴趣,惟无旧讲稿,须视参考书是否充足,始能决定,最好俟钺到蓉后与闻先生面商也。钺至迟于八月下旬总可到蓉。专此,即颂近祉。

钺拜上 七月廿八日

按,“厚宣”即胡厚宣(1911—1995),河北望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再调齐鲁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要致力于甲骨文与商史研究,著有《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续集、三集)。

胡厚宣幼年就读于保定培德中学,缪钺即其国文教师,两人有师弟谊,故此札抬头称“厚宣吾弟”。据缪元朗《编年事辑》,民国35年(1946年)四月,浙江大学复员,筹备自遵义归杭州,缪钺“拟奉母携儿北赴保定,一家团聚(内子携两儿居保定)”(4月6日致陈槃札);其后“以大局未定,北归道阻,而杭州物价腾踊,难以安居,故向浙大请假一年,赴成都小住。已应华西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7月5日致陈槃札),便得力于胡厚宣向闻宥举荐。(其时,胡厚宣任职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闻宥则为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其实,吴宓为之亦尝出力,只是“胡亦已先荐于宥矣”(《吴宓日记》民国35年5月8日)。

至于此札为胡厚宣所接,何以在闻宥处,进而收入《信札手迹》,或可归因于当时胡厚宣向闻宥转达缪钺开课意见而出示留存者。

缪钺前期行实资料相对较少,《信札手迹》所收两札因涉及其入川前后事迹及交游,可补《论学书札》《编年事辑》之阙,应予留意,故迻录并略考如上,如有不妥,敬请读者指正。

猜你喜欢

书札手迹编年
郭沫若手迹三帧
贵州土司史籍编年系列总序
阎万章先生致刘凤翥先生书札辑注
王力手迹
索尼微单TM相机编年册
郭老致徐孝穆函手迹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上)
陈半丁自述(手迹)
苏词编年百年回顾与反思
米芾《尺牍-书札》集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