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

2018-10-30闫欣鑫郑光辉

好日子(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融媒体

闫欣鑫 郑光辉

【摘 要】在当前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新媒体与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之间相互碰撞并产生了融合,融媒体电视新闻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当前时代下,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其中作为当前电视节目中重要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其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对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正确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将针对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有效地传播电视新闻节目,实现节目创新,突破媒体的激烈竞争等问题做出研究论述。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

一、融媒体的具体内涵

融媒体即全媒体,是将纸媒、电视台、电台、网站以及新媒体打造成统一平台下的各类产品,例如智能阅读器、手机报、手机电视等[1]。其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顾、宣传互融、利益互融。

融媒体是个理念。这个理念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尽最大可能的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融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媒介机构弄清各种媒介发展的具体态势,并掌握自身优势与特点,生产适应媒介形式、满足主流价值观导向的融媒体内容的产品,追求最少成本投入、最广传播途径、最佳传播效果,最多用户和受众的数量。

二、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存在一个公共性问题,就是缺乏实际内容,信息量较少,播出的电视新闻很难满足群众的要求,甚至导致群众失去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观看兴趣,这对新闻行业乃至电视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娱乐化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自1958到至今可按照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开始陆续开启了以新闻频道、娱乐节目的形式播出,广泛地应用直播手段,将播报新闻变为说新闻,其它各类的特别节目也纷纷涌现,导致不同类型媒介的界限开始模糊,最终呈现出娱乐为王的传播特性。

(三)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呆板化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由播音员主持播报的方式对新闻进行传播的,其基本模式有:消息报道、新闻专题、 故事新闻、调查报道、新闻评论、新闻直播、新闻谈话等。但是,电视新闻发展到今天,新闻节目的模式依旧只有这些,仅仅停留在基本模式修正与维持方面,始终没有创新性的进展。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一)加快新媒体融合,创新节目播出方式

在如今的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时代下,大多数用户和受众会更喜欢从新媒体平台浏览、获取各种新闻信息,但其中的真实性却是需要思考的,相比之下,电视新闻的内容拥有着更高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2],这也是电视新闻在信息时代下仍然有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因此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巧妙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新闻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创新加工,抓住时下流行的信息接收渠道,在播出方式上争取创新吸引受众。例如,外出采访的记者可以利用直播软件,用手机直播新闻或者制作成小视频的形式播出,这样能极大地提高节目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节目互动,吸引受众兴趣

电视新闻节目应该打造一个多媒体平台,播出时进行双向互动,通过现场连线或其它一些方式听取观众意见,让观众有自由讨论的机会,使观众能够成为节目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这样很有效地架起了电视新闻节目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能激起观众对节目的积极性,提高节目竞争力。

(三)健全对电视新闻语言的表达与规范创新

新闻语言是新闻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新闻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语言,媒体通过新闻语言向人们传递最近发生的事实,新闻语言肩负着向人们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报道使命。因此,相比于其他语言,新闻语言一直要求用严谨的言语来表达新闻事实,但是如果一直用一尘不变的语言来表达,长此以往的效果却是不佳的[3]。因此,新闻语言的表达要生动,要让新闻充满情趣,第一:要多用短句、多用陈述句、多用口语局,少用长句、疑问句、书面语。第二,多用动词,简练勾勒出事物的形象特征,简练描述出事件的重点内容。新闻语言的另一种形式表现在贴近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用语越来越活跃,网络新闻也开始萌生。目前网络新闻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因为网络新闻能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被人们广泛浏览与传播。

(四)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者的专业素质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结、人民群众的传声筒,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树立职业责任感。电视新闻传播者在播报前要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信息传播的权威感[4]。然而使用新闻语言的规范和传播风格的个性化其实并不矛盾,在新闻播报时并不提倡一味严肃的“千人一面”。例如:当遇到一些不适合“说”的新闻传播者则可以以较为平和的方式讲出来,不失消息的严肃性和客观性,也不失语言表达的亲和性。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导向,对新闻语言进行创新,能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米永忠.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2018,09:106-107

[2]徐志祥.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12:37

[3]楊姗姗.新闻语言的创新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09:86.

[4]李婧.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2018,20:80-81

作者简介:

闫欣鑫(1985·7)女、蒙古族,籍贯:河北省承德市,现供职隆化广播电视台工作,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融媒体
基于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技巧初探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浅析香港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