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10-30沈瑶

好日子(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沈瑶

【摘 要】本文笔者就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旋律和文化内涵,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几年中,国家和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将其当做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措施来加以发展。大学生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实现我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基础,其实际意义也更加强调社会各界务必对大学生发展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的发展教育和精神建设,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好的将其打造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者。高校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重要職责,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其本职工作的体现,对此,弘扬社会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个性、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特殊性,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在思想境界和价值观方面更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但是也依然存在不少的社会问题,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分配、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法,协调各方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进步,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和社会也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做出积极的努力,这些努力也必然会带来双面的影响,其中,对大学生老说,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国家的政策制度以及高校的管理与规范等,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而直接的影响,这些改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后期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影响着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这些变化的反应不同,在价值取向上也会呈现出差异性和个性化,对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也有所差别。

二、推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进一步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教育发展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想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困扰,淡化传统教学模式的色彩,就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改善当前教育现状。高等院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领是高校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和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实践出真知。理论只有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理论的科学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觉的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参与实践,为实践提供行动指南,指明方向。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充分结合,拉进学生与核心价值观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更多可能的接触核心价值观,长此以往,学生才更有可能接受和认可价值观。当今的教育改革就是传统教学不科学的直接体现,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批判,而现如今,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加入到实践教学的行列之中,为现代教学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动力和源泉。

最后,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更要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只有将核心价值观纳入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价值观的引领,从而带领更多的学生和其他群体加入到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队伍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就是大学生参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和基本途径,水滴石穿,以小见大,让每一条小路上都绽放着属于核心价值观的鲜花,从小事看清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从而能够自觉的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制约。

(二)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引导作用

理论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参与实践。因此,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吸收和理解关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主流和社会主旋律是一致的,但是学生在选择思想和发展思想的过程中与核心价值观有所出入,在信仰上难免会出现小错误,但是这些小错误也不能过于忽视,教师应该对学生思想形成期间对其进行充分的关注与引导,避免学生走上歧途,让更多的学生享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将内心的阴霾驱散,从而将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不懈奋斗,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有效的验证。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角色,也是学生关注焦点,教师是学生人生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角色,部分教师甚至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自身也需要格外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发挥自己的行为引导作用。现代社会中,学生思想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学生如何克服困难,树立坚定的立场,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保护自己,发展自我。

(三)进一步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实现学生的发展,提升民族整体文化水平是教育的根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高校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之一,立德树人,培养和发展人才,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教育的整体提升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因此,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才能更好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引领全社会参与核心价值观建设之中,这不仅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高校自身实现教育突破的重要保障。

传统教材之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较少,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对其教材进行新的阐释与解读。高校的教材内容必然要随着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旋律,因此,高校的教材也要做出新的改变与尝试,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高校的教材是大势所趋,是高校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体现。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教材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是高校的创新之处,这也是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之处。专业课程知识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着未来的职业前景等,因此,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说专业课程是学生的接触大学课程最多的载体,因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引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核心价值观依托于专业课程这一载体将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和理解。

最后,务必要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而不是表面功夫,只有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践行才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师自身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存在偏差,又加上自身的主观性很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讲解完全凭自己的看法,使得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很多教学都不具备实际价值,课堂完全是教师的“地盘”。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建设,提升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引导教师将核心价值观与课程建设充分结合,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建设力量,人才更是成为国家和社会竞争的主要元素之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提升其思想境界,由大学生带领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挥大学生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更加完善和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实现二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李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2]试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作用[J]. 唐加祥,梁修昌.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

猜你喜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