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

2018-10-30胡瑀珊

好日子(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美育教育创造力

胡瑀珊

【摘 要】舞蹈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种类,对创造力的要求就非常高。为了秉承美育精神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宗旨,应该从舞蹈中等教育就开始对创造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

【关键词】舞蹈教育;创造力;美育教育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种类, 创造性是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很多中等专业学校在舞蹈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不仅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技术技巧的能力, 而是要加强对学生在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的创造力的培养。创新素养作为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舞蹈教育的本质“美育教育” 形式中的创造美,因此应该成为舞蹈教学中的必然要求。

一、舞蹈美育中的创造力

创造力从意义这个角度上来说, 对于美育的意义,美学家们从“人性”和“生活”两个方面给与了归纳,主要指的是人性需要人品与情操,生活需要个性与创造两个问题,尤其是艺术也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美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其实主要指的是连续且复杂的心理活动, 同普通意义上的能力对比来说是一项比较费脑筋的的能力,具有前非常强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在舞蹈中的表现应脱离传统死板的教学内容,极大地锻炼了中专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起了作用。

二、中专学生创造力培养不充分带来的不合理之处

舞蹈動作从编排、设计、展演等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创造思维元素。总而言之, 舞蹈是有效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平台,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勇于探索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是美育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专业的教学需求。只可惜,在当今的中专舞蹈学校的课程里,只有最后一年的时间里设置了很小部分的时间进行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在中专学习的四或六年的学制时间里,并不作为主要学习的科目,没有作为主要培养的能力。当下的舞蹈中等专业学校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的应付专业课入学考试,设定的舞蹈教学内容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的作用, 与舞蹈美育教育要求背道而驰,发现目前中等舞蹈专业教学存在以下不合理之处:

第一,为了在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晚会上呈现出绚烂的舞台效果,过早地学习商业化职业化的舞蹈, 模仿与能力不相符的舞蹈,学生虽然基本能掌握动作要领, 却丢失了跳舞的乐趣,如果一再的重复进行这种训练方式,便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甚至产生不再热爱舞蹈的排斥情绪。第二,许多学生在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按老师的规定去展示肢体形态, 舞姿动作。缺乏对自身肢体的思考, 失去本应该具有个性的动作语汇, 在舞蹈的呈现上出现了机械化、单一化、缺乏创造力等问题。第三,不少学者提出的游戏策略在舞蹈教学中虽有应用, 但是一直以来相对零散随意, 或者是简单地作为上课之前的热身活动, 没有为舞蹈创造力提供有利的帮助,没能够做到和肢体潜能开发的有机糅合,并形成较完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舞蹈中专学生学习美育课程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美育教育的精神里,中等教育应该在专业教育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特长教育。“钱学森之问”, 即如何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的问题的提出,就可以在中等舞蹈教育中去进行思考。舞蹈组合或者剧目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会舞蹈动作以及动作做整齐就是美的初级阶段,脸上的表情只有一种,就是“笑”,没有灵魂没有内涵的舞蹈。而是要通过老师对舞蹈意境情感表达的引导之后,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组合或者剧目自身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比如说在教学敦煌舞蹈内容时,学生们就要想象自己此时此刻就坐在一个神圣的佛堂之中,音乐平缓柔和,舞姿缓慢,笑容充满和善慈悲,心中充满了大爱,灵魂都得到了净化的感受。而不能使动作过于狂野,表情过于僵硬,这样就破坏了舞蹈的特性和传递的情感。这些情景通过老师的引导后,学生要意会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舞蹈深层的魅力。所描绘的意境挖掘出来了, 这对于我们的创造力开发受益良多,引申到所有的舞蹈中同学们都会通过创造力,将一个无灵魂的舞蹈动作赋予内容情感和意义,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可以极大地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美育的审美。

四、舞蹈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方法

(一)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想象力

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培养学生想象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培养学生想象力应当多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每一位学生喜欢的舞蹈种类是不同的,听到一段特定的音乐每个人的的内心感受也不同,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于音乐风格性的把控上进行适当的训练,再配以最基础的编舞技法进行教学。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技能之后,运用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舞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学习积极性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舞蹈教学实践当中, 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可以通过命题即兴进行自主学习。引导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由于舞蹈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元化, 这也就需要教师要设计出不同的主题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舞蹈道具进行创新的思考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根据这个道具将如何表现出创造力进行思考, 此时学生的思维大门被打开, 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三) 多元的教学环境, 提升创造表现力

在舞蹈的特殊规律下舞蹈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环境的设置来说, 教室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学的唯一一种形式。比如项目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感受,可以带他们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方进行学习,苗族舞蹈就可以真正的走入苗族侗族自治州去感受和学习当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舞蹈,由此学生积极性,创造表现力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一过程在舞蹈创作以及舞蹈认知对创造表现力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总而言之, 美育教育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舞蹈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艺术门类, 在舞蹈中等学校就更应该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其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舞蹈教育学 吕艺生著

[2]浅论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 唐丽智著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美育教育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