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采血与常规方法效果比较

2018-10-21闫红玉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血肿

闫红玉

【摘  要】目的:探讨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与常规方法效果差别。方法:将400例体检者分为试验组200例行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200例行常规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血肿、凝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199例,成功率为99.5%;对照组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176例,成功率为88.0%。试验组采血后发生血肿13例,标本凝血5例;对照组采血后发生血肿31例,标本凝血39例。2组比较无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后血肿发生例数还是标本凝血例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血肿和凝血发生少、直观、准确,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易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动脉采血术;一次性成功率;血肿;凝血

我科对200例患者采用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直观准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大大缩短了穿刺时间,确保了血标本的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6年9月—2018年10月我科400例需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矽肺病等体检者,男386例,女14例,年龄49岁-62岁,平均年龄56岁。40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随机分组,200例采用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動脉穿刺采血为试验组,200例采用常规方法股动脉采血为对照组。超声设备为加拿大产SONIX SP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凸阵腹部探头中心频率3.2MHz。

1.2 方法

1.2.1 股动脉采血法  5mL的空注射器抽取肝素充分湿化抗凝后排气,不留残气,体检者取仰卧位,将采血侧裤子退至大腿根部,使穿刺侧大腿稍外展、外旋,膝关节自然弯曲,使腹股沟区充分暴露。摸到股动脉搏动后,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左右股动脉处,以搏动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常规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及操作者的左手中、食指,操作者中、食指固定穿刺点,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90°穿刺入动脉,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所需要量后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分-10分,将针头立即插入橡皮塞并立即送检。

1.2.2 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法   5 mL的空注射器抽取肝素充分湿化抗凝后排气,不留残气。体检者取平卧位,将采血侧裤子退至大腿根部,使穿刺侧大腿稍外展、外旋,膝关节自然弯曲,使腹股沟区充分暴露。超声医师常规消毒腹部探头后戴无菌手套,在助手协助下将超声探头套入另备的无菌手套(手套内事先倒入少量75%医用乙醇替代超声耦合剂),常规消毒体检者局部皮肤后,用75%医用乙醇涂抹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左右股动脉区并将探头置于上方,开启彩色多普勒模式寻找并排的股动静脉,再用脉冲多普勒取得股动脉频谱确认股动脉位置,将探头横切股动静脉,务使两者同时显示于监视器上,用无菌棉签(除去头部棉花)在紧邻探头边缘股动脉中心点皮肤表面,稍用力压出圆点作为穿刺点,然后关闭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模式,在普通B模式下,请操作者右手持采血针,沿探头边缘股动脉穿刺点与皮肤呈约85°(即稍偏向探头中心)穿刺入动脉,在监视器上见针尖准确进入股动脉内时,嘱抽吸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血抽至所需要量后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分-10 分,将针头立即插入橡皮塞并立即送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从解剖结构上分析,股动脉内径较粗,易于固定,常作为血气分析采血的首选部位,相关的研究也证明经股动脉穿刺采血较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1]。但由于股动脉距离股静脉较近,常规方法多依赖临床经验和熟练程度,易误采静脉血而行再次穿刺,妨碍对病情的准确判断,给患者带来痛苦。尤其对于肥胖、偏瘫、矽肺者来说,有的行动不便,有的呼吸困难难以耐受长时间仰卧,体位难以摆正,定位难度加大,加之穿刺针头长度有限,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股动脉如长期反复穿刺,血管壁瘢痕组织增生,影响血流的通过,从而影响整个下肢血液循环[2,3]。我们一直在寻找简捷准确的方法。经和超声医师结合并受临床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以及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和腘动脉穿刺置管溶栓的启示,我们想到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采血。一开始,我们用表浅探头引导,但由于体检中心设备档次较低,表浅探头彩色血流显示不佳,影响了股动脉的准确定位。而后,我们反复探索,根据彩超成像原理,腹部超声探头由于发射频率低,彩色图像显示良好且适用于高速血流的检测[4]。综上所述,普通腹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术,设备要求不高,定位准确,穿刺过程中针尖进入动脉血管内一目了然,操作方便,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减少血肿发生、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一项符合临床需要,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的良好方法,能更好地为体检者服务,同时也探索了医技科室和护理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质量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孟立波,张影.不同动脉采血法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6):1575

[2]张华,王慧.足背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7.

[3]胡淑华.足背动脉与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标本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4,10(11):1040.

[4]张缙熙.新编超声诊断学问答.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第1版17页.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血肿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