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镇痛分娩结合穴位按摩促进产程进展效果观察

2018-10-16胡艳玲陈肖肖陈离瑶

关键词:待产合谷产程

胡艳玲,陈 艳,陈肖肖,陈离瑶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江苏 南京 210028)

近年来由于药物镇痛分娩的广泛应用,在保证母儿安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药物镇痛分娩来减轻分娩过程带来的疼痛,有数据显示药物镇痛分娩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被广大孕产妇所接受[1]。针对于药物镇痛分娩延长产程进展的情况,我院采取中医护理技术,“穴位按摩”来促进整个产程进展。在中医古籍中记载,用于治疗难产、横产、胞衣不下或孕妇禁针灸的穴位就有40余个。其中以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仑、至阴穴在各书中涉及最多。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位可在产科中治疗范围广泛,即可发动分娩(如引发机体排出死胎),还可促进包括第三产程(下胎衣,即胎盘的娩出)在内的全产程的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三阴交治疗横生也许正反应了针刺三阴交可促进胎头的内旋转及下降,有利于胎位的分娩机转[2]。为此我们本次研究针对于药物镇痛分娩结合第二产程穴位按摩进行产程进展研究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待产孕妇,孕周37~41周、孕妇年龄22~36岁、身高155~170 cm、胎儿体重2500~4000 g、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自愿要求药物镇痛分娩结合穴位按摩的产妇3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产妇实施药物镇痛分娩的产妇3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娩过程中排除头盆不称、胎窘、胎盘早剥等情况不适宜进行观察对比的孕妇,排除后另选适宜入组的待产孕妇。

1.2 方法

观察组:进入临产,宫口开2 cm进行药物镇痛分娩减轻待产孕妇宫缩疼痛,待宫口开3~4 cm开始由1名助产士导乐陪伴并进行以合谷穴、昆仑穴、三阴交穴、至阴穴进行穴位按摩。按摩方法,取穴后涂抹精油即开始按摩,每次按摩1分钟,根据孕妇宫缩持续时间,从宫缩时开始按摩,宫缩完全缓解停止,持续1分钟。四个穴位交替按摩,采用随着产程进展可反复按摩至胎头剥露,从宫口开3~4 cm,开始按摩,胎头剥露停止按摩。且每位孕妇按摩总数大于30次者纳入实验组。根据补“合谷”,泻“三阴交”可下胎,合谷穴采用“补”,手法要轻而柔,不宜过重刺激,即用指腹或掌面在体表做环形或往返直线摩动,称为摩法。三阴交采用“泻”,可用指压法,手法的力量要稍强,手法频率由慢而逐渐加快。至阴穴用拇指端点法,即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露出拇指端以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使拇指端持续垂直点压治疗部位,要平稳加力[7]。按摩至胎头剥露。按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告知穴位按摩作用及产程进展情况,给予心理和生活方面的指导,采取自由体位,产程过程给予孕妇语言安慰,减轻产妇紧张和焦虑情绪。

对照组:进入临产,宫口开2 cm进行药物镇痛分娩后由1名助产士导乐陪伴,密切观察产程,告知产程进展,给予心理和生活方面的指导,采取自由体位,给予孕妇语言安慰,减轻产妇紧张和焦虑情绪,教会呼吸减痛法,不做中医护理技术干预。

1.3 观察指标

(1)产程进展时间情况。

(2)产后出血量:用称重法测量产后2 h内阴道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8]。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结果P<0.05定义为有显著性差异,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并行x2检验,所有数据皆经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观察组总产程平均分娩时间为554.2±76 min,对照组总产程分娩时间为688.3±90.7 min,观察组待产孕妇总产程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总产程时间缩短2小时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10.8%,对照组1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 ±s)

组别 第一产程(min)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 总产程(min)观察组 506.5±58.6 41.4±15.3 5.8±2.1 554.2±76对照组 621.2±71.9 58.8.4±15.9 8.5±2.9 688.3±90.7 P<0.05 <0.05 <0.01 <0.05

3 讨 论

临床上通过中医方法促进产程进展的研究方面,已对运用针刺、电针、艾灸、按摩等对下胎穴位刺激,与宫缩、产程、疼痛、出血等方面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缺乏运用中医手段与产程中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由于大量文献显示,药物镇痛分娩可延长产程进展,也有大量数据显示利用中医技术可促进产程进展,由于以上两组研究报道将其结合应用,促进产程进展。在中医各类方法中由于针刺、电针穴位等操作不当会导致神经损伤,艾灸操作不当会烫伤皮肤,所以穴位按摩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易于掌握的操作。本次采取合谷穴、昆仑穴、三阴交穴、至阴穴进行穴位按摩,运用非侵入性操作中医按摩方法研究对镇痛药物对产程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药物镇痛分娩结合中医技术穴位按摩可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该项技术既利于助产士快速掌握,对于按摩时间较长也充分体现了全程陪伴分娩,减轻待产孕产妇焦虑及陌生感,增加孕产妇对于整个产程的满意度,也保障临床安全实施,产妇及家属易于接受,又推广该项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

猜你喜欢

待产合谷产程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待产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研究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谁来消毒待产包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