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2018-10-16刘长华孙家庆

关键词:尿流率电切电切术

刘长华,孙家庆

(1.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宿迁 223600;2.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3)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发,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该病的发病率还会不断提高。目前,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常规手术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优点是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因而应用比较广泛。不过,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容易造成膀胱颈挛缩,进而引起下尿路梗阻等症状,影响了最后的治疗效果[1]。为了提高疗效,采用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在医院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择58例,研究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膀胱颈电切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的29例患者,年龄54~76岁,平均(68.7±3.5)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3±1.8)个月;观察组的29例患者,年龄56~77岁,平均(68.9±3.7)岁,病程3~13个月,平均(5.7±1.6)个月。纳入标准:符合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判定标准,有明显的排尿困难症状,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前列腺癌可能的患者,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两组患者分别比较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发现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做好手术前准备,设定120 W的电切镜功率,50 W的电凝功率,控制37℃左右的温度。使用生理盐水灌洗,然后置入电切镜,对前列腺周围结构、膀胱、尿道等器官状态加以了解。以前列腺增生程度的不同,行电切术治疗。先将中叶切除,然后分别切除左右两叶进入尿道引起阻塞的部分。适当修复精阜位置,并妥善止血,不间断进行膀胱冲洗,向体外排出电切标本,导尿管常规留置[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膀胱颈电切术治疗。使用电针,在膀胱颈的位置,逐层切除环状纤维,直到深层脂肪组织,按常规流程完成手术操作,导尿管常规留置[3]。

1.3 观察指标

治疗半年时间,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比较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IPSS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分数越低说明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为(9.13±1.41)分,最大尿流率为(21.68±3.54)ml/s,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在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 ±s)(n=29)

表1 在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 ±s)(n=29)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IPSS评分(分) 最大尿流率(m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2.14±2.47 9.13±1.41* 7.65±1.58 21.68±3.54*对照组 22.67±2.15 15.78±2.06 7.58±1.28 14.16±2.07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较为多发的男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也进一步提高。有研究表明[4],中老年男性发生前列腺增生的机率往往更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可能不断进展,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慢性疾病,体内激素水平的紊乱,和该病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是很常见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出现尿残余多、夜尿多、尿失禁、尿急、尿频等症状。其中,早期症状主要是尿频,夜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较少。随着病情的进展,膀胱逼尿肌逐渐失代偿,出现慢性尿潴留,减少膀胱有效容量,会进一步缩短排尿间隔时间。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当出现继发上尿路感染,患者易出现全身中毒、腰痛、发热等症状。一些患者虽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不过在尿液中,能够检出较多的白细胞。肾积水、输尿管反流等造成肾功能破坏,引起肾脏功能异常,患者通常会发生血压升高、贫血、食欲不振、意识迟钝、嗜睡等表现。尿路梗阻容易造成膀胱憩室充盈,引起下腹部包块,或是由于肾积水造成上腹部包块。此类患者长期通过腹压促进排尿,发生脱肛、痔疮、疝气等并发症的机率将大大增加,患者的肾功能、身体健康、正常生活等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有较高的机率引起膀胱颈梗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往主要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方法治疗该病,能够将机械性梗阻有效消除,不过对于纤维化组织,无法实现有效的应对。如果仍要利用该手术将纤维化组织切除,将会造成创口面积增大,同时增加术中出血量,损伤尿道周围组织,手术后有更大的机率发生不良反应,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因此,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加用膀胱颈电切术联合治疗,采用环状电切的模式,通过逐层加深,将环状纤维张力有效降低,进而更好的清除纤维化组织,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手术治疗,IPSS评分和最大尿流率均得到了改善。

综上所述,对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膀胱颈电切术的方法联合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尿流率电切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充气式加温系统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的效果分析
奉节县女性居民尿流率普查
解毒通瘀法对慢性前列腺炎尿流率的影响
四子甲芪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
钬激光碎石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