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28姚仕寿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思考

姚仕寿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特色的教学活动,及时引入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在交流、探究、思考中,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不受教师固化教学思维的束缚,任何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由选择,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增加课堂的教学实效,助推着时代教育创新步伐的持续加快。

關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有效应用;分析;思考

引言: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不考虑他们的理解情况,不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合作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小学生切实感知到合作的最大乐趣,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同时揭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保证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笔者特意凭借自身多年的教研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发表几点新的看法。

一、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展开有效教学指导。突出合作学习的互动性、主体性、创造性,一方面能够打消学生的认知顾虑,促使其阶段性成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另一方面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方便教师落实各项人才培养计划,达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应以动态教学模式的调整为基础,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1]。比如,在教学课文《夜莺的歌声》时,可以选用设立团体、完善机制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机会。首先,教师要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要求大家寻找一些关于夜莺的动画故事和资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勇敢的孩子被作者起名为小夜莺?”然后,通过班级前后桌结组的形式,分析“小夜莺”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由小组集中给出答案,各小组一起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从而共同得出“小夜莺代表着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更丰富多彩。

二、进行恰当合作学习

语文是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学科,始终贯穿于学生生命,而语文教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一定要打好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使小学生具有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能力[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必须注意这两点内容。首先,教师一定要制定好相应的合作学习主题。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确定了相应的合作学习主体以后,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比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朗读完课文以后,就可以让同桌同学相互朗诵和背诵。此外,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会也可以根据课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根据分组原则,4-6名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相应的课文,还可以拓展一些课外语文知识。其次,强化对小学生的引导。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强化同学生的交流,积极鼓励小学生们相互间进行大胆的交流,从而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掌握了相应课文的内容。小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融入到小学生的活动中,仔细观察不同小组讨论情况,比如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参与的积极性,同其他同学的合作情况,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等等,还要监督小组讨论同主题无关的话题。如果某个小组对某个问题僵持不下,那么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从而使学生转变思路,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该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会被大大激发,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情景开展朗读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立的灵魂,都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流动的、活动的。语文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学生通过朗读不仅可以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知识,也可以传达出其中的思想感情,而通过教师范读与录音朗读的形式即可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好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开展合作朗读。比如,在进行《青蛙看海》的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到朗读过程中,自己来选择角色,教师则负责指导学生来揣摩语言,把握好人物的语言特色,由学生举手表决到课堂上进行情景对话,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表演形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语文素养。

四、互助模式进行学习

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师自己的工作,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当学生积极自主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开展才有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3]。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采取互助学习的模式,也就是两人为一组,一起讨论一起交流,这种学习模式的效果会更好,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体现出语文的交际性,这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学上的欠缺,还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童第周在科研中遇到问题他气馁了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提高,还达到了合作学习最终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占据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学目标可以快速实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娟.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时代,2015(30):12-13

[2]梁端水.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22-23.

[3]卜春梅.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4(33):13-15.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思考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