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2018-09-28刘丽佳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件教学方式

刘丽佳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弊端,阐述了二者融合的针对性方法与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弊端分析

第一,教学课件运用不当。小学语文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就是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可以帮助教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教师要讲授的知识。但是,其中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是教师往往只在教学课件上对一个问题设置一个固定答案,这使得在教学开展中,教师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引导学生朝着“标准答案”去思考,教学模式陷入僵化。小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健全,他们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理解问题的方式也经常出其不意、奇思妙想,这和初中生、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如果不将小学生本身的思维特性考虑其中,将会扼杀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最终只会按照教师的引导去思考问题。

第二,重视信息技术的同时忽视了传统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被完全摒弃。并不是所有课文内容都适用于在多媒体下展示,但是很多教师陷入了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陷阱,将每篇课文都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使得传统教学失去了发挥空间。比如,诗歌学习是一种重视朗诵环节的题材教学,并且在书写诗歌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诗情画意的熏陶,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应用多媒体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在《悯农》这首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朗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让学生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环节教学,仅仅为学生播放农民伯伯下田种地的画面,那么学生可能进京将之视为一般的视频影片,不能体会诗歌真正含义。

第三,用信息技术麻痹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利有弊。优势在于很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快捷地在网上找到答案,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拘泥于教师一种方式;劣势在于小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可能不再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去网上搜索答案,并将很多的时间花费为网络娱乐上,进而形成散漫的学习态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阶段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对大脑的发育大有裨益,经常动脑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上都强于其他学生,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有麻痹学生思考过程的倾向。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度性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乏味、课堂氛围僵化等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不考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教学模式下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囫囵吞枣。这导致小学生语文基础没有打好,很多问题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愈演愈烈。信息技术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契机,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活跃、和谐、轻松,学生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能够将自己所思所想充分表达出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更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但是信息技术都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应用应当是适度的,如果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教学节奏,让课堂教学在活跃有序的氛围中开展,使得教学进度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比如神笔马良这一课文的教学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会比单纯地讲述课文教学方式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课件可以生动直观地观察到耕牛和公鸡从纸上活起来的惊叹画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维持秩序,引导学生在感叹之余也学习课文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还不能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一些教学内容依然需要教师书写板书,进行语言朗读,教师此时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在《难忘的一天》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教学模式,让小组成员讨论自己人生中难忘的一天,并由小組成员指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小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使其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的目的性

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对文章结构有清晰的把握,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师要坚持这一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小学生受到思维能力和身心特征的影响,其注意力难以长期保持集中状态,如果在课堂上一以贯之地运用信息技术,将会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最终失去关键部分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关键环节引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看月亮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只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月亮不同的形态,让小学生感觉到其有时候像镰刀,有时候像小船,有时候像眉毛,这样对月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和对话。

(三)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递的信息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提示与情境性信息、有补充与拓展性信息、有催化与提升性信息。教师传递每一类信息的过程中都要把握时机,将智慧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其他所有文化知识学习的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加强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波.试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 2012, (03) .

[2]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 2013, (03) .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件教学方式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