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藕合的优势探微

2018-09-28李婵娟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耦合微课小学生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主要学科,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作为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相融合,形成短小精悍的“微课程”、“微讲座”、“微视频”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广大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的青睐与重视。

关键词:小学生;微课;课堂教学;耦合

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一系列的微事物开始出现并逐步被应用于教育领域,而微课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变革相结合的产物也应运而生。把微视频、微课程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变革原有陈旧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把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既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位一线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也不断突显。了解什么是微课,把握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并加以应用微课教学,也是对当下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界对于“微课”内涵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960年,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就提出了微型课程(也称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的概念,认为微课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中国“微课”的始创者胡铁生教授对“微课”的理解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认为“微课”是一种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教授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还有研究者认为,“微课”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一种工具或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分析,认为“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以微电子学为基础,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打破传统的结构课堂知识体系,通过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及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以短小精悍的组织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化、形象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基本特征

1、短小精悍。微课设计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所具有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可移动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因而,微课的设计、制作时长一般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佳,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教学内容常以某一个知识点(至多两个知识点)为着重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言简意赅。

2、资源容量较小。以现有技术水平而言,为方便师生能够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以及方便灵活地将所需教学资料下载保存到电脑、手机、移动硬盘等个人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微课课件从大小上来说,总容量一般控制在几兆到几十兆之间,资源容量较小。

3、针对性强。微课是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和讲解的一段教学视频,且容量较小,因此,微课内容主要是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使用方便。微课资源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为基本内容,设计精致,情景化强。操作方便,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灵活观看相關视频,适合师生自主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三、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藕合的优势

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传递—接受”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权威者;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极低。而利用“微课”教学,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相耦合,可以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中“粉笔+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多是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开展枯燥的讲授式教学,往往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转移而偏离教学重难点,造成教学行为无效或低效的情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改变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摈弃低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微课集声音、文字、图画、动漫于一体,短小精悍、传播迅速、趣味性、针对性强等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优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以及动听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多感官接受知识,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突破课堂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40分钟的课内,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不能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导致教学效率极低。微课教学,可以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主题突出,节约教学时间。而微课的制作以便于流媒体形式展示为基准,能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流畅的传播,使学生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成为可能,既满足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又可满足学生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课后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进而掌握该知识点并加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能按照个人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查缺补漏、举一反三、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4、便于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教师经验固化的精华。微课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既能方便相同地域、相同学段、相同教学环境的教师间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如建立QQ群、微信群、微博等)相互学习、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又能方便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形成教师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料,提升专业水平,积累教学心得,增强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符红平.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2018,(13)

[2]齐莉莉.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16)

[3]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4]方其桂. 微课制作实例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5]郑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6(05)

作者简介:李婵娟,女,1979年8月生,1999年7月固始师范学校毕业,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固始县第一小学,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在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效用研究论文)

课题主持人:李婵娟

猜你喜欢

耦合微课小学生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