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化学有效策略教学水平

2018-09-28董瑞洁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董瑞洁

摘要:強调学生在实验时自主探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因为弱化了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落实,就会减缓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去认真反思教学,精心设计教案,不断提升自己的任教能力与水平,与时俱进,应该让探究的过程和双基的落实和谐进行,在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双基,以扎实的双基指导探究的进行。化学课的教学就会取得成效,学生也会学的轻松,学有所成。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作用

1.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美国学者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习成功率。我国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课就可以算是好课了。

2.有效课堂之所以有效可以分为班有效、课有效、时有效。班有效,就是指教师能有效地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课有效,就是指教师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活动,让课与课彼此连续并完整;时有效,就是指教师将这些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在每一课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学段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有效教学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化学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的挺进,各高中学校的各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希望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给学生一个高效、感兴趣的课堂,让学生积极活跃的学习,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的将来打好知识的基础,也可以保证升学率。因此,在新课改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教师也对现在的化学课堂情况进行了详细客观的分析,并且希望给予相应的教学策略去解决这些迷惑,让新课程的改革达到实效。

提高化学教师的各方面素养,还学生一个积极良好的向导员

第一,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要对各科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让教师跟上新课改的时代步伐。对于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校要对任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考察。从挑选老师到任课期间学生的反应到最后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的考察都要严格把关,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化学课堂向导环境。

第二,从教师本身来看,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和谐师生关系,及时丰富和充实自己,与新课改的教育同成长。教师在课堂上是为人师表,不管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需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步都做好示范,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心。另外,化学教师在任教期间还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同步教材和实验器材,完善高中化学装备,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教育局要及时给各学校提供化学实验器材,同步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对于化学实验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方法也要及时向化学教师教授,让化学老师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三、注重实验教学,启发化学思想

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化学教育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们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从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博士论文,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做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事先准备几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4)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让学生们观摩每个演示实验的现象,并且思考哪种实验最合适,说明原因。通过生活的、真实的演示实验,经过学生们思考讨论,就能得到正确结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们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个知识点,同时也让同学们参与其中,从视觉感官中体会到实验的要点,并学会了优化实验的方法。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他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四、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1)“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交流”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主体间性”的打造,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要体现“三个有效”,即尊重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社会规律的正当性和“捧一颗心来”的真诚性,课堂教学强调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37-40.

[2][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页。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