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研究

2018-09-28战雪峰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摘要: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人们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数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课外应用生活化

一、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分析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来自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高于实践,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数学理论也不例外。数学知识与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实例,此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更广泛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感受、学习、掌握和应用“生活中的数学”。

2.可行性分析

高中数学的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与生活紧密相连,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教材编排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慢慢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離不开数学。学生学习时,会感觉数学离我们很近,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与生活实际过于疏离

有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即便是教材编排上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但是教师在处理时却往往采取简化的手段,把与数学“不相干”的生活内容部分“省略”掉,直接“捞干货”,把生活化的数学“简化”成纯数学题来解答。这样与生活疏离的处理,使课堂教学显得格外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也达不到理想预期目标。

2.联系生活过于牵强

有一小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本应该可以通过纯数学教学便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的章节进行了生拉硬扯的“生活化”处理,挖空心思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编写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题。

3.生活实例过于“扁平”

有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处理生活化的问题比较简单,体现在生活实例过于“扁平”化。比如,集合中子集的教学,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时,力求“全面”,人物关系、动物关系、植物关系等等,没完没了地纠缠在这些生活实例中,致使原来还是兴趣盎然的学生,对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心思再继续听下去。像这样过于扁平化的生活实例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让生活化的实例起到应有的效用。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1.教学理念生活化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将生活化的理念深深地根植于脑海里,才有可能使教学行为加以改变,才有可能把数学教学生活化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与实施者,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并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把生产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使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科学地、恰到好处地相互融合。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章节都编排了与生活有关的内容,数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灵活应用教材而把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融入数学教学中去。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并收集各种场所中的数学素材,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这些收集到的数学素材加以融合,充分感受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与生活紧密相连,树立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学习变得可触、可见,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3.教学过程生活化

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后作业或课外作业。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使这几个环节生活化。导入的生活化就是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采用贴近于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手段。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比较贴近时,学生容易同化从教师那里接收到的学习信息,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新课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进行新的数学知识教学时,要采取科学的生活化方法。巩固练习生活化就是在课堂教学新的内容进行巩固时,练习题的编写要尽可能与生活实际相贴近,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外实践生活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能仅局限于课内,而是要延伸到课外实践中。比如,可以通过开设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素材。

四、结语

总之,教师要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论文网》

[2]《数学典型课示例》

作者简介:战雪峰,1979.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莱阳市团旺镇,毕业学校:青岛大学,高中数学,班主任,单位:莱西市实验学校,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