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堂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的研究

2018-09-28严维勇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应用策略

严维勇

摘要:初中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课程,不论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还是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初中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其教师应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束缚,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积极引用导入式等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以此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课堂导入式;初中美术;应用策略

前言: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拓展、积极接受知识的关键阶段,对此,在实际授课中,其美术教师应注重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整合现有资源、条件为学生构建更理想的学习环境。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科学引用,不论是对学生兴趣激发,还是课堂教学环节与成果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将抽象、复杂的美术知识更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良好美术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为其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课堂导入式教学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意义

首先,导入式教学概念。导入式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运用一些较为新颖、多样化的形式来将所学知识引入美术课堂。比如,教师将最近社会上发生的比较典型、学生关注度较高,或者是比较有争议的事件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独特想法积极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全面调动,也能够进一步优化授课环节、拓展授课内容。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得到全面激发,为其提供更多独立、自由思考探究的机会,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片,或是丰富多彩的图片,以此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使其能够认真对待教师讲解的每个知识点[1]。

二是,导入式教学的意义。若美术课堂枯燥无趣,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投入其中,也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而导入式教学方式的科学引用,除了课堂注意力的快速之外,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长期坚持,除了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美术思维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信息,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堂导入式教学应用于美术课堂的策略探究

一是,结合实际生活恰当导入。为了更自然的完成课堂导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取得理想应用效果,教师可以集合实际授课内容,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引用到美术课堂上,如,杯子、苹果等等。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生活经验来将其物品模样画出来,并恰当融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这样不仅有助于授课环节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也能够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其更轻松、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灵活引用一些没有团的简单的鼻塞T恤衫,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T恤衫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能够丰富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接触到更新颖、丰富的美术知识,构建更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2]。

二是,用开放式教学方式科学导入。为了取得更理想的美术教学成果,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里,或者是学校周围进行自由想象、创作。这样学生不仅不会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其想象、创新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不同层面来挖掘学生方面的学习潜能。学生每天的美术学习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看到的只有黑板、椅子和桌子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如,树、花草,以及路人和车等等,这些都能够成为学生美术创作的重要素材。另外,室外空气比较流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灵感,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也能够慢慢静下心来进行创作,师生、生生之间也能够获得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并将自己的独特想法融入其中,但是要注意必须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3]。

三是,基于教学情境创设来灵活导入。在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的为学生口述教材上的相关知识,或者是随便为学生布置一些物品的绘画任务,进而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教师不重视美术课,受教师影响,学生也会习惯以应付心理去对待美术课程,对于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不会认真对待。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若枯燥无趣,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自信心也会随之不断降低。而科学引用导入式教学模式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则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比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一部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影片,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丰富多样的图片,然后将课题自然导入出来。在此背景下,学生可以结合图片、影片等内容来对影片、图片与课题存在的联系做出深入分析,进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透彻理解。这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再看到一些影片、图片时,就会自然地对其图片、影片应用的相关美术知识做出深入思考,然后再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来进行图片、影片好坏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其艺术欣赏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为其今后的美术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青春风采”的相关知识点时,其教师就基于美的认识,以及这一认知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以此来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其教师将本节所学内容合理划分成了两课时开展:第一课时,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来展现自己喜欢的服装样式;第二课时,让学生引用彩纸、胶棒来黏贴其服装。

第一课时,由于学生之前对服装设计缺乏了解,虽然也在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但画出的服装造型也较为呆板、样式较为单一。对此,在实际授课中,其教師就引用导入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讲解教材中列举的色彩、服装搭配技巧,通过走秀视频的播放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更新颖的角度来设计服装。在学生热情被全面激发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之前画的服装进行再次修改、完善,这种自然过渡,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透彻、准确理解与轻松掌握。另外,基于走秀节目的启发,学生创造出的服饰款式也更加新颖,以此来促进授课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广大初中美术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课堂导入式教学方式的科学引用,不仅能够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科学引用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来构建形象、生动的美术课堂,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其美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邱凯. 课堂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的研究[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5.

[2]汪少林.“导入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3(10):72.

[3]王远.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08):110.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应用策略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