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利弊探析

2018-09-28徐茂芝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徐茂芝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学校生源普遍向城镇流失,农村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小班额教学是近年来被迫陷入的一种教学模式,之所以称之为被迫是因为它与城市化的一对一、点对点的精细化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区别包含了主动性、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目标等,在文章中我们会进行具体的探析,通过探析归纳出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利与弊,从而进一步提出如何更好地在农村开展小班额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班额教学;教学模式;精细化教学

一、选题背景

200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文盲率高达80%,小学入学率为20%,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直到2005年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5%,小学入学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了4%。当下对于文盲的定义已不单纯的是不能够读书写字的人,而是不能够掌握当代社会生存技能的人。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儿童启智的关键阶段,尤其在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一些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尤其重要,纵观当下小学教育的对象,其家长普遍为80后、90后,这个年龄阶段的家长大多受过初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加上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经济的富足使得许多家长在选择孩子的学校时倾向于将孩子送到更好的教学环境中,因此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不稳定,以之前我所任教的X小学为例,20世纪90年代,全村的适龄儿童几乎都在X学校上学,由于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相对完善,周边村落的学生也会选择在X学校走读,直到21世纪初期,生源数量开始明显下降,因为涉及到升学,很多家长在五、六年级时选择将学生转校,2010年后部分年级开始出现断层,一对一教学已成为常态,学校面临关闭。由此可见小班额教学的雏形已出现,但是这种小班额教学与城市小班额教学以及发达国家的小班额教学具有明显的区别,就是我们摘要中所说的是被迫式,它并不是为了控制班级的教学质量,而是因为家长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对农村教育的认可度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促成的一种消极客观现象,以此为大的背景,对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利弊进行探析,有助于使农村小班额教学从一种被迫式教学转为主动式教学,最大化的开发农村小班额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整个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定义

小班额教学是社会和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教育公平性、公正性的进一步要求,是人民群众对于获得高质量教育的呼声,许多发达国家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每班学生的人数不应超过36人,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对于教育的需求量更大,因此在全国推广小班额教学阻碍较大,但是这并不排除未来小班额教学在全国实行的可能性,因此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小班额是指在人口基数比例的前提之下,各个区域为发展教育事业,对班级学生的数量进行合理的限制,每个学校能够消化的学生数量能力是不均衡的,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缩小班级的规模,而农村小班额并不存在这种选择上的困扰,它在本身上就是一个少数量的构成,因此农村小班额是指由少数学生构成的一种班级模式。

(二)农村小班额教学的优势

农村小班额教学虽然面向的学生群体数量较少,但也意味着可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监督,这与大班不同,很多教师表示在接管大班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小班额教学可以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包括教学成果,心理健康等,因此农村小班额教学具有如下优势。

1.有利于教师监督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化显现,它表现在学生观察能力上,学习的主动性上,知识技能的使用上,而这些都需要阶段测评显现,小班额教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显现出教学的成果,从而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引导,如果该学生在语文测评中表现良好,而数学较弱,教师对学生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侧重点就能够做出有效的反应。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班额教学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质,处于初级教育中的儿童性格差异化较为明显,他们不像青少年已经学会伪装自己,他们的性格表现是明显的,或开朗好动、或内向,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度较为直接,小班额教学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团队建设中,使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最大化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更好的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

大班教学往往采取的粗放式的教学模式,因为受教育者数量较多,班级群体的学习程度不同,教师难免会侧重于管理班级中的尖子生,而小班额教学由于数量较少,无论是哪一种程度的学生,教师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管理,使每一堂课班级的同学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三)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弊端

农村小班额教学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所在背景,学校的师资力量,因为学校所在的背景是农村,年轻的教师往往很少会主动选择到农村来教学,师资结构老化成为了当下农村教育开展的一大阻碍,在小班额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果教学方式无法与现代社会有效的结合,小班额教学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消极的学习情绪将会影响到整个班级,学生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无法突出兴趣教学的现代化教学目标。另外小班额教学由于学生的数量较少,难以形成积极的竞争学习氛围,由于没有对比,学生很容易觉得自我满足,因此小班额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外部原因上来说,农村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小班额教学的精细化要求,另一个是从内部来说,由于没有参照和对比,正向刺激较少,学生缺少学习的动机。

三、开展农村小班额教学的建议

在农村开展小班额教学时我们认为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学生的课堂习惯进行纠正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通过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应当合理安排教学的模式,在进行小班额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教师的发挥空间也较大,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多有所不同,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的模式是小班额教学能否体现优势的关键,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并利用课后训练检测教学效果。最后应当加强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是检验课堂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布置作业,即不要使学生感觉压力过大,又不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建立班级的奖惩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四、结论

总的来说农村小班额教学已然成为了当代部分农村学校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现象了,在开展的过程中即有优势又存在弊端,优势来自于数量较少,便于管理。弊端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正向的竞争,因此在开展农村小班额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在了解学校以及学生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模式、加强课后训练等措施积极应对小班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在享受公平教育的同时,享受教育帶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