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8-09-28马江红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农村阅读教学问题

马江红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教育改革阶段,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也较以往相比获得了稳定的发展。但从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遗留有许多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无疑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研究与反思,打破阅读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引言:

农村地区与城市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教学的开展本身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加之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仍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教师,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愈发突出。下面笔者就将从农村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

如今,许多农村地区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仍旧一味的照本宣科,这样跟不上教育改革步伐的阅读教学是无法获得前进动力的。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通读,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疏通文意、段落划分、背诵课文。整个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说的少,听的多,参与度不足。

就这方面的实际问题来说,农村小学管理层、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从自身的观念上寻求转变,应该充分响应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号召,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并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力求通过任务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让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二)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的阅读量有限

农村地区的学生课外书籍有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不高,加之教师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内的教学中,致使学生的眼界得不到拓宽。阅读本就不应局限于课本当中,但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缺乏,使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单一。很多小学生的课外读物除教材外再无其他书籍,阅读量非常有限,这严重制约了小学生思维的拓展。

在广大农村,小学生接触到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书籍仅有语文教材和练习册。在课堂上,老师按照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学生识文断字;课下学生就在练习册上通过做习题进行巩固。学生长期这样只做题不阅读的学习模式,很难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1]。

(三)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指导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家长在課下的指导与监督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也经常布置一些互动性的课下阅读任务,需要家长与学生的配合。但农村地区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教育意识不足,认为这些任务应完全由教师来负责,不能在课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家中的课下学习时间不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校内的阅读教学也得不到积极的配合与响应,效果可想而知。

二、解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当阅读教学方式,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不断加深认识和实践来探索在教学中的前进方向,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以此来寻找解决方案。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在农村小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语文教师是真正了解语文阅读在整个小学教育发展中的具体要求,只有真正掌握了小学教学的手段和小学教材在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性,农村小学教育才能不断地发展。在很多农村小学教育中,学生不明白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教育模式,以此来促进农村教学的发展。

(二)丰富阅读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会创新,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间接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课文知识、阅读知识理解透彻,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文章的中心主旨,做语文阅读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只有语文教师融入课本,了解知识内涵,才能带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得到显著的教学成效。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思想跟学生的融合,结合课本知识,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不能一味根据教案讲课,应该学会创新,融入自身的理解,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拒绝做教案的俘虏[2]。

(三)完善阅读教学的评价

小学生正处在他们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身心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自身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最终呈现出来的阅读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人,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的学生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学生注重作者生平;有的学生想全面发展,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对语文阅读存在较大的热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理解每位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赞赏与鼓励,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独立思考,提升自身阅读审美情趣。在注重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教师不应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尊重的情境下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当然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合理的教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启发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思考感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丹娅.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J].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3(5):345-345.

[2]田丽.探究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J].华夏教师, 2016(10):73-74.

猜你喜欢

农村阅读教学问题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