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2018-09-28刘普兵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提高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如果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就不能轻松的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特别吃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奠定好数学的基础,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因、重要性,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有效措施等内容,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因

众所周知,数学是中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也是高考必考的一门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之后的升学和发展,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而小学数学又是初高中阶段数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在初高中阶段进行深入的数学学习。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需要较高的思维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不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学生无法跟上数学老师的教学进度,不能及时理解数学老师提出的有关概念和解题技巧等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断落后,学生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到了初高中阶段学生更加不喜欢学习数学,对其产生厌恶的情绪。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好数学这门科目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的教学背景制定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众多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信心与兴趣。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紧跟数学教师的教学进度,理解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当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内容之后可以在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收获学习数学的信心,当他们面对数学测验时不再愁眉苦脸,可以轻松流畅地作答并且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使学生开始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

其次,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适用于数学这门科目,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这些科目的理解,快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除此之外,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帮助,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使他们摆脱烦恼的骚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

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导致结果适得其反,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条重要的原则提供借鉴。

首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新课标中规定了小学数学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数学教学中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以程度,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过程中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太过困难而失去信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数学课堂进行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知道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加需要数学教师耐心的指导和训练,经过一段较长的培养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培养计划,有的数学内容需要不断重复才能使思维能力提升,有的需要不断巩固,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逐渐、反复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数学学习不能只靠单纯的背诵公式,还需要灵活的思路转换,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要求学生重复已经训练的题目,需要提出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大脑飞速运转,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寻求解决数学疑问的思路,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最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遵循教学结合的原则。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教师或者学生一方面的作用,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发挥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除了耐心讲解数学知识外,还需要制定一些课堂检测的习题,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在习题中巩固刚学的内容,大脑一边回忆一边思考解题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更高效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数学教师需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充满好奇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开展数学竞赛,分组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一步一步的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下通过独立思考,思维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提高。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练习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升的,小学数学教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训练,从而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练习题,在制定习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的灵活性,不要制定一些具有固定思路和单一解决方案的问题,可以经常制定一些答案不固定,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新颖问题,使学生在做习题时可以充分思考,尽可能多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充分表现自己,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可以毫无顾忌的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用担心回答问题而被责骂,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都会积极思考并且作答,虽然有时学生的回答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学生却真正的投入到了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大胆思考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到有效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及时鼓励,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上积极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

参考文献:

[1]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沈九强.如何加强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4(06).

[3]薛玉芝.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4]袁孝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才智,2013(35).

作者简介:刘普兵(1963.02--),男,籍贯:四川江油,民族:汉族,学历:专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有职称: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提高思维能力培养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