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应用解剖》课程质量诊改内容

2018-09-28张明军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护理

根据学校“1156”“一核心、一平台、五主体、六系统”全覆盖、网络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总体要求,护理学院基础教研室对护理学院17级(中高职衔接)《应用解剖》课程进行了课程质量诊改。

(一)课程建设规划

2013年11月护理学院制定了湖北省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基础教研室制定了《应用解剖》课程标准,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行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课程标准已不合时宜,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课程标准较为滞后

原有的课程标准以适应普高学生为出发点,相对应中职学生不相适应。中职学生绝大多数在中专已经初步学习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进入高职主要应该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和提高。随着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措施:中高职衔接应用解剖课程标准已经制定,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保证中高职衔接应用解剖课程标准得到落实。

2.跟不上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科毕业生就业面向的主要是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而这些医疗机构需要的是整体护理人才。学生现在学习的是单纯的人体解剖学,并没有组织学的内容。

措施:在学习单纯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加入组织学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应用解剖的课程内容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部分课程内容与行业人才需求脱节

目前护理专业急需整体护理人才,目前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班级只开设了人体解剖学,没有开设组织学,不符合整体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例如:没有学习肝的微细结构,就不清楚肝内的血流方向,更不知道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静脉回流;没有学习肺的微细结构,就不清楚氧气进入血液的详细过程,更不知道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没有学习肾的微细结构,就不清楚尿液的产生过程,更不知道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如何排出的;

措施: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增加组织学内容的学习,这样才能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达到整体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2.只注重专业知识,忽略了理解能力、观察能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一味地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却忽视了对学生理解能力、观察能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措施:教师在讲授每个系统时,多引导学生感受人体结构的奇妙之处,使学生产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踊跃发言,增加更多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课程资源

经过多年建设,该课程拥有一部分优质教学资源,但仍有明显不足:

1.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由于学生规模较大,教师日常教学任务过重,没有经历投入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中,且自制的微课、演示动画质量不高。

措施:可以发挥有特长的老师或者成立专门团队专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2.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同时使得实验物品丢失,损坏严重。

措施:添置模型、标本,解决实验室过度拥挤的问题,现有的模型、标本绝大多数还是2003年进行专业评估时添置的,这些年以來的物品损耗,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实验课的需要。

(四)课堂教学

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反映出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课堂教学模式不够合理

传统的仅是课堂教学模式是采用系统导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学生上课玩手机或睡觉,学生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因此还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让学生适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命题方式。

措施:针对中职起点的学生,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突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临床案例的联系。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措施: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问题、项目为导向,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PBL教学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的护理问题。指导学生将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动力。

3.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一方面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应用解剖是一个立体空间,很多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还停留在二维空间,不能把教学中的平面图形在脑海中转换成立体图像加以理解。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手段不丰富,教学资源有限也是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

措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重难点。利用微课,3D动画,互动FLASH、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手段能形象、直观地展开教学,使学生广纳信息,开阔视野,把医院实景渗透到课堂,很好地解决了课堂理论与临床脱节的弊端,使学生更便于理解书本中的内容,拓展了知识面。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五)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的松紧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1.课堂学生管理松懈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吃早餐甚至迟到旷课,学校值班人员经常查到有这些现象,这些学生大约占班级总人数的5%-10%。而且这些同学的违纪行为很容易影响周围其它的同学,自然而然地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措施: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心在课堂,把握好课堂上的学习机会。

2.课外引导学生缺失

学生在课外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放假的时间长,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学习,自习课也没有充分利用。

措施: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加强学习,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天职。

作者简介:张明军,男(1968.11—),汉族,籍贯:湖北广水,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护理、人体形态。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护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