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与创新

2018-09-28于涛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技工毕业生

于涛

摘要:文章通过作者长期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了国内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从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指出了当前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供同类院校及高等院校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就业指导

当前,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技工院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了大批符合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出現了企业提前“抢订”毕业生、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喜人局面,初步缓解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状。而高等院校毕业生尽管数量连年增长,却由于高等院校部分传统学科脱离社会发展实际要求,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导致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但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究其原因,与技工院校顺应市场规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有待提高。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所谓职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为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3年将职业指导课程列入技工院校必修课程,以规范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教学工作。为增强职业指导的实际效果,各技工院校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及本校实际的职业指导形式和方法,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010年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064所,在校生数41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以深圳技师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2010年、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当年起薪月平均薪酬分别为2200元、2661元、2874元。2009年以来连续三届,占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世界五百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就业,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呈现出就业率高、起点薪酬高、专业对口率高、毕业生满意度高、就业稳定性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强“五高一强”的特点,说明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在不同的区域经济背景下,不同层次的办学主体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促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与创新

1.全员化参与职业指导实践,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实现潜能的能力。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组建一支专业、专职、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团队外,还要发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对学生来说,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加强动手能力,参加课外实践,培养职业操守,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学院同时发动家长和社会力量,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2.开展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培训与服务。为了谋求一个好的职业,对新生而言,入学后最重要的就是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开始得越早,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发展就会越有利。因此,从学生进校伊始,职业指导教师即利用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性向、人格测验,了解其人格与现实社会的匹配程度,协助其认识职业、选择专业、少走弯路。在学生就读期间开设职业意识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思考与规划就业岗位与就业意向。在学生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毕业生就业监测系统,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回访及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及思想状况,充分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援助等售后服务,在搞好学生职业规划的同时,也为下一届毕业生就业提供经验。同时,还要收集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建议,这对保证毕业生质量、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不适应期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3.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培养与用人单位“零对接”的毕业生,技工院校需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形成稳定的就业基地。关注企业生产和科技进步,改变单纯的理论性教学模式,增加技能性实践教学,使教学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契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深圳技师学院自2008年始开展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与企业共同开发与实际工作岗位“零对接”的工作任务,使学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实力,得到了企业的极大支持与欢迎。

三、当前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1.在职业指导中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及养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技工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技能过得硬,但在就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及人格素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就业单位、岗位及收入水平预期过高,“这山望着那山高”,攀比心理严重,导致求职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针对此种情况,职业指导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强化职业指导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完善人格修养。

2.转变轻视职业指导的错误观念。目前,在技工院校教学部门中还存在不重视职业指导、敷衍应付的现象。教学部门在安排课时、师资、教学内容时优先考虑专业课、基础课,随意调配职业指导课程,导致职业指导课时不一等不规范现象。不重视职业指导师资的培养及引进,导致师资短缺、兼职授课人员多,使得职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连续性。为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应尽快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及专业化水平。把职业指导教学训练贯穿到所有的教学班级,统一学时,在每一学年分期训练与指导。

3.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职业指导教师应改变以往职业指导讲座式、说教式的辅导形式,联结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对学校所有专业进行岗位调研,从区域经济、市场经济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多元化角度出发,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立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职业层次及岗位,做到教学训练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采取“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指导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技术方法,将职业指导融入技工院校课程设计中,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基本途径。同时,加强收集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未来就业需求的发展动向,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工作,技工院校应切实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创新,发挥职业指导的功能与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与岗位间的“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技工毕业生
从技工到英雄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如何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和效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