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2018-09-28马颖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师队伍北京市

马颖

摘要:为加快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市教委2006年开始启动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十二五”时期工程又增加了五个选拔培养计划,本文通过总结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突出的特色和成效,阐述了选拔培养计划对教师高层次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希望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计划;特色;影响

1、工程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 年1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配套文件予以落实。

北京市2006年4月下发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率先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列为“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实施的重点工程之一,共投入专项资金1.5亿元。

2011年3月北京市为进一步加大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出台了《“十二五”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意见》,继续投入专项资金1.8亿元,在延续 “十一五”期间以“双师型”教师培训为主体的设计基础上,更加突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资助。

2、工程突出的特色

从工程设计的理念、路径、运行方式及运行效果,体现了如下特点:

2.1 科学、系统、严谨、完整、先进、鲜明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的研究先行,经过对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和对策系统深入的研究之上;系统性体现在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完整性体现在突破管理体制制约,将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层次、公办和民办的高职、中专、职高、技校四类学校全部纳入工程,覆盖全体教师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各个关键环节,整体规划教师素质的提高;严谨性体现在试点先行,工程实施之初先在3所学校进行了试点,总结经验后予以推广;先进性体现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鲜明性体现在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遵循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特点和规律。

2.2 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

针对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整体数量不足,专业教师来源单一;综合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弱,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低;专业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普遍偏低,专业发展举步维艰等现状,“十一五”时期,工程主要由选拔(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专业创新团队、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引进优秀行业企业人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专业教师国内培训、国外培训、企业实践)三大类9个计划,有效改善队伍结构和质量,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

“十二五”时期,工程由特聘专家、职教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等5个选拔培养计划和教师企业实践、国内培训、国外培训等共8个项目构成,以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工程具体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培养50名左右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居于国内同领域专业前列的职业教育名师和100名左右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成果突出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努力培养500名左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其成为教育教学、教学实践以及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

2.3 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精英、领头雁、中流砥柱,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工程通过“十二五”二批选拔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建立和完善了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的一整套长效机制并配有相应制度和实施方案保证落实,形成了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依据“教委引领支持、个人制定计划、院校监督实施”的指导思想,通过严格选拔,遴选入选者,在专家组指导下,以自身的专业发展起点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工作和自身成长,制定成长方案和任务书,培养计划实施周期二年,实行动态管理,实施中期要通过检查,实施结束要通过考核验收,选拔和考核验收都依据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计划重在培养、提升,依托培养计划项目平台,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国内外培训交流活动,使培训常态化。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分别有每人每年5万元、3万元、1万元的专项经费资助,可用于个人成长计划的实施,在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教科研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4 管理创新

培养计划由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直接领导,北京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管理。工程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手段创新,实行项目管理专家组负责制,专家组由职业院校中不同身份、不同职位、不同专长的老中青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所在学校设为秘书处,专家组履行选拔、指导、管理、监督、考核评价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负责制定指导性文件,提供业务培训、实践及课题项目,并按分组结队的方式对入选者进行个性成长指导。

2.5 科研伴随

工程包括多个项目,内容复杂、涉及面广,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手段,通过科研伴随,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把握住工作重点和方向,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有效的工作效率。

3、工程成效及影响

“十二五”时期,工程成效显著,深入人心,广受关注,影响较大。

3.1 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通过二批选拔培养计划,完成了对51名职教名师、98名专业带头人、32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者的合格培养,使得整个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建设。不同层次人选者在各自培养考核指标体系的引领下,把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在工作中培养和成长,个人成长效果远远超过预期目标,成果丰硕,职教名师们真正成为了北京职教界的“师德楷模、教学行家、青年导师、行业专家”;专业帶头人们专业建设能力、专业指导能力、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带动了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增强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们在学历职称、德育工作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阶段性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2 带动职业院校建设和完善了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管理机制

工程选拔培养计划对全市职业院校的全覆盖,要求各职业院校全程参与、全力支持,学校要与入选者共同制定个人成长方案和任务书,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保障,监督实施,从而使各职业院校形成了符合各院校自身情况的人才培养选拔管理机制。多数学校学习并借鉴北京市选拔培养计划的模式,开展校级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建成了各院校自己的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

3.3 使得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得以更充分发挥

入选的高层次人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彰显出来的爱岗敬业职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对身边教师影响和感染,树立了积极上进的榜样,弘扬了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带动和引领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同时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发挥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作用,他们是根植于教师中的优秀种子,职教名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考核指标在这方面体现的更突出,要求更明确,产生的辐射作用也就更深远。

3.4 激发自我发展动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从根本上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入选者们强烈的成功动机,追求实现完美自我的愿望,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了他们永保先进的决心和信心,用个人成长方案引導自我发展、激励自我发展,并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反思。

总之,教师高层次人才队伍是职业教育当前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使高层次人发挥持续的效应,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市教委 《关于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R].京教人[2006]38号.

[3]市教委《关于实施“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R].京教人[2011]7号.

[4]吉利 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设计与运行[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11.25

[5]扶慧娟 聂伟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现状及述评-兼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64-67.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师队伍北京市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