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2018-09-28肖长根莫琪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应对方式大学生

肖长根 莫琪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为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超过半数大学生依赖网络;②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其他网络问题各因子与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求助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避免或缓解网络成瘾。

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网络成瘾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生活与网络接触多,是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但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够稳定,也成为了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存在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现实情感冷漠等一系列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回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有效问卷324份,包括男生108名,女生216名,年龄在17-23岁之间。所收回数据的样本分布见表1:

1.2 研究工具

1.2.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修订版》(CIAS-R)

该量表由网络成瘾核心症状与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两个部分构成。采用4点计分。各因子总分与量表总分的分值越高,则说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与倾向性越大[1]。46分以下划分为未成瘾组,以上为成瘾组。多次研究测试证明该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表内一致性系数为0.94。

1.2.2 肖计划应对方式问卷

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因子的再测信度在0.62-0.72之间[2]。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网络成瘾、未成瘾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比较

将被试分数以46分为界限划分为成瘾组与未成瘾组,对两组被试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两组被试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上得分差异显著,网络未成瘾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网络成瘾组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得分较高上得分较高。

2.2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强迫性上网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求助相关不显著,與其他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网络成瘾耐受性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解决问题相关不显著,与其他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与健康问题与解决问题相关不显著,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相关不显著,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网络成瘾总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呈显著负相关。

3、讨论

3.1 网络成瘾现状

本调查研究发现,对网络具有依赖甚至成瘾倾向的人数超过了样本一半,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功能与网络文化愈发完善,愈发具有指向性,更为细致地迎合了男性与女性的不同需求,同时网络社交也变得普及且必要,而更为美观、简便、快捷的电子设备操作系统大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难度,因此如今网络依赖这一现象是可以解释的。

3.2 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在肖计划的研究中,根据个体应对方式的倾向性,可把这六种分为积极成熟型、消极不成熟型和混合型三种应对方式,积极成熟型包括解决问题和求助;消极不成熟型包括自责、幻想、退避等因子;合理化同时包含成熟与不成熟的一面,属于混合型应对方式[1]。

在应对方式因子与网络成瘾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发现,网络成瘾症状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如自责、退避、幻想以及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都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网络戒断与耐受性都与求助这一积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此消彼长,说明求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网络成瘾的状况或者避免网络成瘾。杨辰等人(2010)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网络成瘾者倾向于逃避到网络中寻求精神依托,发泄不良情绪,人际适应水平较差,而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对他们而言具有神秘感和强大的吸引力[3] 。本次研究结果可以推测网络为无法成熟应对困难与问题的人提供了一个幻想、逃避的空间,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而向周围求助也就是现实的人际交往可以避免或缓解网络成瘾的状况。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可以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入手,研究其对于网络成瘾形成的预测性,以及针对这些来对相应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引导其建立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缓解他们面对问题时的紧张心理,寻找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式,避免或者纠正网络成瘾,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4、结论

(1)超过半数大学生依赖网络。

(2)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有着密切联系,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或缓解网络成瘾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吴和懋,杨品凤.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2]肖计划, 许秀峰. “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4):164-168

[3]杨辰, 王文秀, 孙晋海.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特征[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8):85-90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应对方式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