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2018-09-28王珊珊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研究

摘要:高校采取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因为案例教学模式不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相符合,也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同时案例教学必须选择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生动性、启发性等特点的案例,而且采用案例教学时,需加强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殊性,积极的对正面案例进行选择。并且需不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确保将案例进行延伸到课外,从而确保多方面的支持案例教学。其次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提高,也对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利用合适的案例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研究的教学方法。同时案例教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要求相适应。因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学生深入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探究与了解,也无法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所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方法,能够确保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现实中,从而确保对其理论的实用性进行增加。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优势

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的学科,使学生没有特别高的兴趣与积极性对其进行学习,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称为“大学最难讲的课程”。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填鸭式”的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体,使学生被动的对知识进行接受。由于单向模式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没有价值,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不仅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极其空洞、枯燥与乏味,甚至会发生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或者逃课与厌学的现象[1]。因此为确保有效的解决上述不良的现象,高校需对授课方法与思路进行转变,通过采取案例教學模式确保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才能够确保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确保大幅度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对策

为确保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将其理论与案例教学模式有效的结合,才能够确保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与效果。因此教师在选用案例时需灵活多样,不仅需确保案例具有针对性,也需确保案例具有时效性与趣味性,上述案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用经典案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合适的地方对经典案例进行引用,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讲解更加丰富,也不断对其理论的信服感与权威性进行增加。第二,引用历史时间与人物故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例如十月革命、改革开放事件,与马克思、列宁、邓小平等历史人物的故事[2]。第三,教师自身的生活感受。因为教师自身的亲身经历,属于极其真实的生活哲学。所以教师需多读一些书,或者积极的参加相关的会议,都可以作为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第四,引用社会中鲜活实例或者热点问题。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对联系的客观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激发,也能够确保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第五,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因为视频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不仅极其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对课堂气氛进行渲染,确保更好的引入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确保大幅度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激发,也能够确保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高,还能够确保不断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选用案例时需灵活多样,不仅需确保案例具有针对性,也需确保案例具有时效性与趣味性,才能够确保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激发,也能够确保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以及确保大幅度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梅,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73-74.

[2]黄胜海.论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8).

[3]陈利,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32).

作者简介:王珊珊,女,汉族,1984-12,陕西西安人,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职称,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高校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