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教育合作研究述评

2018-09-28陈原培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高校

陈原培

摘要:本文对产学研教育合作概念展开研究综述,同时概括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期望能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化产学研教育合作。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教育;合作

一、产学研教育合作概念综述

产学研教育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其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和教育成效,广受海内外教育学者的关注。关于其具体概念界定,学界普遍有两种看法,一是从教育目的出发,将此看作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有学者定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宗旨,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具备理论和实践综合素质、适应就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还有一种观点从合作培养的主体出发,认为“产学研教育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事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单位多方合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多种合作内容为载体,达到互利共赢的一种高校办学方式”。

结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产学研教育合作是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其一方面突破了教育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在当前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产学研教育合作”概念概括为:“产学研教育合作是一种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等多方主体联合,把课堂教学、实践工作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育模式”。产学研教育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等多种教育实践资源,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产学研教育合作面临的问题综述

当前制约我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教育合作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高校与企业合作述求存在差异导致合作成效降低

在产学研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当高校与企业等各合作主体述求不能良好衔接时,合作就很难取得成功。比如高校的述求是希望得到企业更多的资金和学生实践培养的支持,以此带动高校科技创新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而企业关注的是产品市场,其期望通常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盈利。因此,很多企业往往更愿意直接购买技术产品与专利成果,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用于科技创新研究,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和企业合作项目难以顺利推进,并难以带来实际的创新成果。

2.缺乏促进产学研教育合作的中介服务机构

依托于斯坦福大学的硅谷科技园之所以取得了大量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并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創新精英,活跃在其中大大小小的科技中介公司功不可没。而当前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市场发展滞后,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和质量均不佳,服务领域也较少。同时高校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单薄,对于接纳一些先进的、前沿的非正式社会团体、中介公司等存有芥蒂。

3.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较弱

由于我国产学研教育合作起步较晚,相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政府在围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教育合作方面的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如政府采购、政府拨款、减免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尚不完善和充分,同时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双方利益。

三、进一步提升产学研教育合作水平的建议

1.强化政府对产学研教育合作的支持

由于高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存在述求差异,导致产学研教育合作效果不佳,难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这些问题单纯靠高校和企业是无法完全解决和调和,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对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教育合作予以财政奖励、税收减免、政府购买等多方面的支持和补贴,以推动高校和企业产学研教育合作向长期化、纵深化迈进。

2.完善产学研教育合作中介服务市场

一是大力鼓励发展为高校和企业建立直接联系的科创服务中介平台,运用“互联网+”手段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高校、企业合作数据库,根据登记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需求信息,匹配合作对象和目标,促成合作落地。二是大力发展产学研间接服务中介市场,既包括为产学教育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的科技金融服务市场、科技创新基金、风投等金融服务,又包括为产学研教育合作提供质量评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产学研成果中试转化服务机构、产学研成果营销推广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构建直接与间接的涵盖产学研教育合作上中下游全过程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有效提升产学研教育合作质量和效率。

3.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

推动产学研教育合作,往往需要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推动其顺利运行和发展。虽然我国政府也根据不同时期产学研教育合作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各种的鼓励政策,但仍存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还需要从整体层面,进一步梳理和统筹产学研教育合作的政策法规,构建起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系统性的产学研教育合作政策体系。尤其是各级政府需要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产学研教育合作运行机制,从细节着手,结合本地教育与产业实际发展状况和创新人才需求为产学研教育合作的运行提供适宜的政策法规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健, 杨宝灵, 姜爱丽, 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 教学研究, 2006, 29(2):107-111.

[2]彭泽君, 彭盼, 徐金燕.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理性回归[J]. 石油教育, 2013, (2):82-83.

[3]谢园园,梅姝娥,仲伟俊.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3):35-43.

[4]岳贤平,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宄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388):120-124.

[5]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J].科技管理研宄,2010(06):45-47.

[6]王文岩,孙福全,申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特征及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05):37-40.

[7]黄晓阳.关于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4):161-163.

[8]廖克玲.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与就业指导[J].职业教育研究,2006(03):43-44.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高校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