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8-09-28施祥正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素质实验教学

施祥正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探讨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总结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素质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计量经济学以经济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根据实际的观测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推理原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刻画经济规律的一门经济科学,并应用计量模型来分析经济生活当中的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模型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验课程。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巩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知识

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系统了解计量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中基本的单、多方程模型的估计、假设检验等主要分析方法;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经济现象中的一些主要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政策效应作有关的计量经济分析;对计量经济学的总体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初步了解本学科在经济学科当中的重要性,学会用科学化、严谨化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有关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实验课中,学生通过实验中经济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收集,模型的选用、模型的估计、检验,并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巩固了以上要求掌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知识。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过程为主线,结合样本数据收集,掌握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估计、检验、应用,学会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数量分析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实验中要进行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结构分析是对经济现象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是运用已估计出来的经济计量模型对经济关系进行定量的测量,包括验证,比较与同一经济现象相应的几种经济假说。它研究的是当一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时会对其他变量以至经济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预测就是运用已估计出来的经济计量模型,对实际观察数据之外的某些经济变量的数值进行估计;政策评价就是运用已估计出来的经济计量模型,对几个不同的政策方案的后果进行评价,以供决策人择优采纳。

通过实验过程,使学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能够建立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课教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实验不同于工科或理科实验,有其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它的操作性、难度大、互动性和验证性上。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的操作性。《计量经济学》实验与计量经济学实践操作的过程是分不开的,计量经济学实践一般会经历建立模型、选择变量、收集数据、参数估计和模型应用等阶段,《计量经济学》实验课应用软件便是整个实践各个操作过程的再现;通过设立实验,让学生能够体验模拟、理解和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流程。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的难度大。《计量经济学》实验涉及到计量经济学方法,要掌握好计量经济学方法就要有比较好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基础,而对于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的基础不扎实的同学要掌握好计量经济学方法,做好计量经济学实验有一定的难度

(三)《计量经济学》实验的验证性。这可能也是大多文科实验的特点之一。计量经济学实验课软件往往是根据已经设立好的程序和过程,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步骤来完成不同的操作流程。计量经济学是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对有关经济理论、经济规律的验证,学生反复进行计量经济学实验也加强了有关经济理论、经济规律的的熟悉和理解。

三、《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不仅应当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应能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一)借助典型实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典型实验,增强爱国意识。例如,通过经济变量的数据,体现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借助典型实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结合每一个演示实验的特点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规守纪、不怕挫折、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实验中形成爱护公物、尊重他人、乐于协作、注意安全、整洁有序的品德,大力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浪费时间等不良实验习惯。

(二)提高实验成功率,促进形成健康心理 ?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走向新时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学生 能够规范、成功地完成规定的实验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条件。科学态度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及其联系作 出适当反应的内部心态,它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教师精彩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成功地完成规定的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学生实验成功率高是学生具有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

(三)改进实验教学法,培养专业素质

《计量经济学》知识从实验中来,《计量经济学》实验是最好的老师,《计量经济学》实验改革应大力改进实驗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好知识,发展各种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应在实验与观察、探究与总结、应用与延伸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实验是手段,观察是入门,两者都是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科学方法;探究与总结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计量经济学》实验所获得的信息,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内在联系,抽象归纳、逻辑地总结成规律,即得出正确的结论,突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与延伸应通过设置一组实验习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论证,以培养解决实际《计量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四)开发应用型实验,培养进取创新精神

《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项动手、动脑的创造性活动,《计量经济学》实验改革应注重把实验的改进创新与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实验改进的必要性,学会改进的方法技术,体验改进成功的喜悦,更要注重启发怎样改进则更好,从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计量经济学》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 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计量经济学》实验的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四、《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计量经济学》实验软件的选用

《计量经济学》实验方面的软件很多,在具体选用上要结合课程实验课的特点,注意实效性灵活性。实效性包括软件数据和软件本身的实效。表现在:软件的数据要能够及时地更新,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总人数和进出口总值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都要能实时进行变化,这就要求软件的数据库具备实时更新的功能,及时地将各种变动情况反映到软件中来。灵活性主要指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能够根据教学要求和需要,灵活地对实验的某些环节和过程进行调整。

(二)《计量经济学》实验数据的收集、提炼

《计量经济学》实验过程中,建立模型、確定变量之后,就要全面地收集与模型有关的经济变量的统计数据,这是模型设定的基础工作,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还需要进行提炼。在收集、提炼数据时应把握好四个原则:数据完整性,就是模型中包含的所有经济变量必须得到相同容量的观测值;数据代表性,是指所得到的数据必须准确反映经济因素的状态;可靠性,是指收集、提炼的数据必须是准确可靠的;数据可比性,是指不同来源的数据不能相互矛盾。

(三)学生实验角色的分配

实验过程中要做好学生实验角色的分配。实验的指导以及实验完成后实验报告撰写等工作,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更要注意分配好学生的实验角色,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问卿,计量经济学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2]刘凌,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J].统计与咨询,2012年1月。

[3]罗知,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探讨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9月。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素质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我与计量经济学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本科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