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厦门气象官微的运营

2018-09-28巫凌寒周振华江帆

视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厦门气象天气

□ 巫凌寒 周振华 江帆

厦门市气象局自2012年3月开通官方微博,2014年11月创建官方微信公众号,经过数年的运营和研究,厦门气象官微(下文中“厦门气象官微”为厦门气象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统称)发展出了独特的自我风格和鲜明的运营理念,成为气象部门与媒体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在气象部门形象塑造、危机公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面对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不忘初心、竿头直上,是厦门气象官微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挑战。

一、厦门气象官微运营的基本理念

(一)把握大势,紧跟时代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微博、微信等新生代软件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信息来源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以传递气象信息为主要方式服务于大众的厦门气象官微,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抓准和利用新媒体规律及优势,开拓新时代气象官微服务手段。一个好的官方网络平台,新媒体发展规律是基础,优秀的内容是关键。厦门气象官微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在遵循新媒体运行的基本规律上致力于制作优秀的内容不哗众取宠,不背本趋末,不忘初心,紧跟时代。

(二)传递资讯,服务大众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高,气象对于公众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今天出门是否要带伞”,各种与日常生活、生产、健康和交通旅游等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成为了公众对于气象服务更高的要求。微博、微信作为目前使用率、普及率较高的通信互动软件,相比于传统媒体具有及时性、高效性、全面性、互动性、易懂性等优势。借助微博、微信传播气象资讯,可以提升公众对气象资讯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在变暖,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之势,对百姓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通过及时传播和解读气象资讯,可以提高公众对天气预报的正确认知,减少误会,让公众提前做好相关防范措施,使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互动性是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尤其突出的一个优势,厦门气象官微通过互动性、人性化的服务,一方面是满足公众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亲民化的讲解,把晦涩难明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接受度和兴趣度。厦门气象官微的初心就是服务大众,重在提升公众对气象资讯的理解度和运用率,让气象走下“未知的神坛”,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提升气象影响力。

二、打造多样性的权威平台

(一)厦门气象官微定位

厦门气象官微是面向全社会发布厦门市气象信息的权威平台,主要是以提供日常气象预报、重大天气信息、天气实况信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防御指引、天气常识、气象科普知识等信息服务为主的具有互动性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真诚的互动来吸引、服务公众,当灾害性天气来临时,还肩负着防灾减灾的重要使命。厦门气象官微的运营使厦门气象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和高效,更快捷地向公众发送重大天气信息,解答专业气象知识,更有效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气象服务;同时开辟了便民气象服务的平台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新渠道。

譬如,2017年5月15日下午厦门市气象台预测当日夜里将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天气时,厦门气象官微及时向公众发布暴雨警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让公众提前做好防范,降低了暴雨的不利影响。

(二)打造多样性的权威平台

厦门气象官微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以专业内容和实用信息为基础,进一步打造集准确性、权威性、独特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为一体的气象官微。准确性主要指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要准确、及时,文字描述要简练,图示表达要清晰。权威性是指信息权威可信,不信谣、不传谣,对于重大天气尤其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气象灾害的发言要谨慎。独特性是指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渠道多样,让厦门气象官微脱颖而出。厦门气象官微利用自身专业性特点,将简单的气象要素预报延伸成接地气的服务预报和建议,将专业的“黑话、气话”翻译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俗话、人话”,制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趣味性是指将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转换成有趣有用的科学小知识;有趣才能吸引受众,气象信息需要有人看才能体现价值。科普性是指普及科学理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把气象科普宣传融入日常气象服务,尤其是提升天气预报解读能力,让公众可以正确解读天气预报结论背后的成因和细节,解读天气预报结论背后的不确定性,解读重大天气发生潜在的影响,解读重大天气发生的防范建议与应对措施。

图1 2018年7月12日厦门天气在线微博截图

譬如,2018年7月12日,厦门天气在线微博上发布的一篇关于局部性降水的博文中,将两股降水回波夹着厦门本岛绕道而走,形容为“是谁在以上地区布下了结界”,引起了网民的兴趣和共鸣。如图1所示。

厦门气象官微的气象科普结合了季节特点、重大天气事件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科普宣传,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即将来临时,科普即将发生的天气事件和防范措施,公众的需求心和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会更加认真阅读发布内容,将之转为自己的科学素养,并会想与朋友分享与互相提醒,也会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出去,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普的传播范围,提高厦门气象官微的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以安全为底线,塑造助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微博、微信等成为信息传递、交流的新形式,成为人们无法离开的信息来源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从大众传播时代过渡到人人传播时代,具有以下特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参与发现和传播;同一条新闻具有从不同角度被多样解读的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放大正面新闻的正面影响,也有可能放大负面新闻的负面影响。微博、微信平台承载着新闻、资讯的传播作用,有些内容还带有一定娱乐气息,形式多样、内容宽泛。受众多是出于更加方便、快捷获取资讯的目的浏览微博、微信内容。而个人微博、微信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没有权威性可言,像一些娱乐八卦类的微博、微信关注度虽高,但其内容大多是一些快餐类的资讯,虽然乍看之下吸引眼球,但是内容空洞、思想匮乏,有些甚至缺乏责任感,未经考虑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对社会产生不和谐的影响。气象官微也同样有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特点,因此我们应重视对气象官微的内容制作和信息传播的规范管理,以确保其信息真实性和传播的安全性,尽量规避信息传播风险,同时还要对网上出现的虚假气象资讯进行辟谣。

以2016年1月21日网上出现的气象虚假信息为例,一篇落款单位被篡改为“厦门市气象局、厦门市气象台”的重要天气预报为:“本周末我市可能出现1971年以来最寒冷天气”,经查证,文章内容是济南市气象台发布的重要天气报告。厦门天气在线微博及时进行了辟谣,虚假信息传播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未造成百姓不必要的恐慌。如图2所示。

图2 厦门气象官微对虚假气象资讯进行辟谣截图

新媒体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一方面为公共气象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气象部门与民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新媒体是气象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新契机;另一方面,厦门气象官微发布的内容代表着官方立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重大舆情危机事件,这是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维护厦门气象官微的信息发布安全是重中之重。维护厦门气象官微的信息发布安全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并有专业知识的运营队伍。气象官微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专业名词、术语不胜枚举,专业队伍有助于通过准确通俗的术语解说,普及天气知识,传播天气新闻,宣传气象科技,增强厦门气象官微服务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厦门气象官微服务百姓生产、生活及防灾减灾的作用;二是对工作队伍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使其严格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传谣,掌握气象信息服务和发布有关规定,遵守中国气象局第26号令《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和中国气象局第27号令《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三是严格内容审批、发布等管理制度,保证密码安全,确保内容可靠、积极健康和信息安全。

四、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厦门气象官微发布机制

厦门气象官微作为厦门气象信息权威发布平台,应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所传播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发布信息执行严格的多级审核制度,责任到人,实行“谁审核谁负责”并制定厦门气象官微管理办法,规定发布、转载有关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密码,对舆情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处理,明确奖惩办法。

五、传播正能量,加强舆情监控

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微,厦门气象官微传播的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尽量不涉及敏感话题、争议话题、敏感词汇、嘲讽词汇等;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气象有关管理条例,不造谣、不传谣;及时对公众咨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复和正面引导,快速解惑答疑、增信释疑,提高公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并加强舆情监控,及时消除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舆情信息。

六、结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厦门气象官微将进一步从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出发,更加准确、及时传播气象资讯,提升天气预报解读能力,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打造集准确性、权威性、独特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气象官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猜你喜欢

厦门气象天气
厦门正新
气象树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偶”遇厦门
Weather(天气)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