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8-09-20陶莹莹张广政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陶莹莹 张广政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部分高校开展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不够持续深入。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出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医科院系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突出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优势,这是高校医科院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一、中医药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而且,中医药文化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基本理念。《医经》有云,“保天和于未病,续人命于既危,彝伦益敦,王化滋盛”,这指的是中医在社会和谐、国家昌盛中的积极作为,为上医医国的理想境界。孙思邈也曾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剂之,德逾于此。”意思是出生无贵贱,生命都是一样的可贵、平等。可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一致性。

二、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

为深入了解高校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情况,笔者在医科院系中发放了关于高校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调查问卷,共1200份,回收问卷1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126份,有效率达93.83%。根据统计结果,医科院系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效果较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取得成效

由图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增强公民爱国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价值风尚,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性的认知,形成了基本的心理认同,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一些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态度消极,存在形式主义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高校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果的重要因素。由图2可以看出,53%的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对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图3显示,在“您学习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的目的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为了通过考试”的学生占32%,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14%。这表明,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存在形式主义。

(三)部分高校开展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不够持续深入,内容单一

图4、图5显示,医科院系虽开展了一些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但活动不够持续深入,缺乏系统性,影响力不足。同时,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活动内容不够丰富,较为陈旧落后、单调枯燥。值得一提的是,85%以上的學生认为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取得一定成效,这为院系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缺乏针对性

由图6可以看出,院系在依托中医药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包括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名人讲座、新媒体教育等方式的其他教育形式的利用率较低。相比较而言,学生则更期待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三、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这就要求必须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对医科院系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医药人才,怎样培养好医药人才”这一办学主题,引导师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础上理性分析社会转型期医药改革发展、伦理道德和医患关系中出现的各种倾向、各类问题等,使师生在多元价值取向中明辨正确方向和行为准则,坚定献身医学的信念。

(一)将中医药文化贯穿教学全过程,筑牢价值观培育基石课堂教学上。要注重发挥课堂的主渠支撑;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圣典《伤寒论》《本草纲目》等讲好、传承好,引导学生领会“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生态文明观,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医药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

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例如:药学院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到太行山进行野外实习,实地体验中药材的发现、种植和采摘的全过程,让学生面对面学习中药材的性状、药理、地理分布等,理解“天人合一”的生命平衡理念。带领学生深入中医药企业,学习炮制中药材,引导学生学习中医药产业一线老药师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技能、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热情。

(二)强化中医药文化环境熏陶,激发价值观自信自觉

高校要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特征的美丽校园生态环境。比如,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以中医中药名家的名字来命名校园建筑和道路,在学院教学区等场所悬挂中医名家格言,采用药用植物进行校园绿化,为校园里的植物悬挂名牌等。同时,推动新媒体信息技术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创办中医药特色网站,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时时处处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这不仅能陶冶性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

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名师讲坛等学术平台的作用,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经典类、技能类、艺术类中医药主题活动,如中医药书画大赛、传统保健体育活动、“思辨中医论坛”、感悟“仁和精诚”演讲比赛等活动,让中医药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三)发挥实践养成作用,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

选拔优秀大学生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志愿服务队,按照“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科普宣传和社会服务活动。

在“请进来”方面,以科普宣讲为主。利用药学院标本馆为社会实践基地的有利条件,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名片。药学院标本馆建于2006年10月,馆内设有水浸标本展厅2个、腊叶标本展厅1个、生药标本展厅1个,共有植物标本20000余份,是中医药文化和校园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标本馆每周六上午对外开放,志愿者以中医药文化科普、药材讲解、政策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向公众宣传和普及中医药常识。

在“走出去”方面,以社会服务为主。利用医科院系学生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储备,一方面针对老年人和社区,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宣讲,宣传古老而智慧的中医药养生学,指导居民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知识活动,如“有趣的药用植物世界”“百草园在你身边”等,让中小学生在志愿者的指引和带领下接触药用植物,了解中医药常识,感受中医药文化,提升青少年的中医药文化素质。

责编:夜雨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