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油藏すこ炭纬探萄探索与思考

2018-09-15范海军孙仁远姜瑞忠

考试周刊 2018年79期
关键词:石油工程课程建设留学生

范海军 孙仁远 姜瑞忠

摘 要: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油田开发基本知识和石油工程专业素养方面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在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中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做法,探讨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为提高我国石油专业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留学生;油藏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一、 前言

国际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趋势的作用下,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留学生教育对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十分重要。在来华留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提高留学生质量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其核心工作就是各种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实施。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有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和石油工程三个专业,主要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主,占本科留学生人数的80%以上。自2010年教育部宣布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以来,我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由图1可以看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2010年以后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目前仍保持每年平均招生规模100~150人。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课程建设出发,提高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解决留学生数量扩张与教学质量矛盾,十分必要。

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油藏工程是一门全英文授课的专业学位课程。本论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上课经验,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管理经验等几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对于本课程以及类似相关留学生课程的建设可以提供一些借鉴。

图1 我校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人数

二、 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中要求“打造品牌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对来华留学人员更有吸引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油藏工程(全英语)》是面向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学习开发地质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油气田开发设计、动态分析、开发调整工程问题。本课程可以说是石油工程专业最具特色、综合性最高、应用价值最广的专业课程。

国内油藏工程课程的编排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将油层物理单独列为一门课程,而国外油层物理则是油藏工程的一部分内容。在课程建设之初,由于英文教学参考资料极为缺乏,并没有合适的油藏工程英文版教材,课程负责人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各种途径,编写了教学讲义。基本参考了中文版油藏工程的教学大纲内容,从油藏开发设计基础、注水开发指标预测、常规试井分析、油藏动态监测等各方面初步建立的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框架。

为了给学生讲解油田开发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油田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课程负责人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相关英文资料,并与2012年开始自编教材,基本涵盖了中文版油藏工程的教学大纲内容,并在后续的2014和2015年对教材进行了部分修订。截至2016年底总计有500多名留学生参加了本课程的学习,毕业后从事油田相关行业的工作的学生反映这是他们最受益的一门课程。

三、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本课程教学或者说留学生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问题。最近几年石油工程的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生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完全保证,部分留学生理工科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基础较差,还有少部分来自英语非官方语言的国家的学生英文也不過关,不能听懂老师讲的课,有疑问也无法交流。所以提高留学生的入学门槛,建立标准化的来华留学水平考试体系十分迫切。

二是教师的配备问题。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对留学生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不足,仅仅是选拔一部分从事全英语留学生课程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到海外短期英语培训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规划,课程组的讨论,知名学者的参与,这些都不可缺少。甚至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入欧美石油高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示范课堂教学,带动本校教师,促进学术交流。

三是英语科技交流学习的大环境仍不足,留学生们和中国学生和大部分教授学者没有交流,图书馆英文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资源不足,英文方面的学术讲座仍然很少,留学生们体会不到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和学习氛围。

四、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

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关乎我校的声誉以及未来的招生和毕业形势。从油藏工程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

(一) 狠抓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教材及讲义建设,一是保留传统必修内容,二是加入石油工程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让学生具有超前视野。目前课程负责人所编写的教材基本涵盖了经典油藏工程教学的内容,但是对于油藏工程的新技术比如水平井技术、非常规能源的开发等仍然没有涉及,所以应该及时补充新的教学材料,修订教材内容。针对主干全英文教学专业,增加图书馆相关英文资源,开辟全英语的学术讨论区,也十分重要。

(二) 提升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配置

国内主要石油类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学术经历而且能流利地进行英文授课的教师非常少。目前大部分师资均为专业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但是要进行纯英文授课还需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立激励机制固然重要,提供合适的渠道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是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一项工作。

随着近几年引进国外知名教授的增加,可以将他们的英语和专业能力充分应用于留学生的课堂教学。教学和管理部门应该相互协调,充分调动这一部分资源,可以让他们讲示范课或学科前沿介绍,从而可以带动一批本校老师。

(三) 教学方法的提升与转变

目前我校留学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一方面他们可能没有像中国大学生一样具有一个非常好的数理化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在某些情况下比中国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求知欲很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探讨更加适合留学生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灵活地制定授课及考核模式,比如增加课堂考核比例,改善Presentation考核方式,都是很好的做法。

(四) 提高留学生教学的管理水平

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该“严”字当头。在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大规模招生以后,留学生的数量已经不是主要追求的目标,应该以提高培养质量作为首要目标。1. 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不能因为是留学生就要放松要求,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2. 加强考试管理,尽量用闭卷考试,严格监考,真正做到考核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水平。

对留学生加强管理,对部分成绩不达标的学生,该降级的降级,改劝退的劝退。只有合理和严谨的考核才能去粗取精,发现那些“浑水摸鱼”的学生。

五、 结语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而要实现陈宝生部长所望“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地”这一宏大目标,需要各高校各学科以及各位从事留学生教育的教师的共同努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来华留学生应该以“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为指导,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中心,从学生质量、师资配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完善,才能逐步实现我国教育发展国际化的要求,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百力.本科留学生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5.

[2]董皓,颜庭星,黄恺.石油工程类特色专业留学生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石油教育,2015(1):9-12.

[3]杨永飞,赵晓珂.石油工程专业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探讨[J].石油教育,2011(5):74-76.

[4]李杰,徐海燕.留学生《国际金融》课程考核方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45-146.

作者简介:

范海军,孙仁远,姜瑞忠,山东省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猜你喜欢

石油工程课程建设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