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寿峰寺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2018-09-14徐莉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间层中层底层

徐莉娜,郭 宏

(1.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30;2.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1 研究背景

寿峰寺也称寿峰禅院,位于陕西宜川县城东南56 km寿峰乡初级中学院内,始建于金大定三年,明天顺二年和清康熙五十七年曾进行维修,原规模较大,后来寺院建筑陆续被拆毁。现存正殿一座,东耳房一座,东配殿一座。

寿峰寺壁画主要分布在大殿正面及东、西山墙,现揭露部分可见有四大天王、大悲观音、元君圣母、十二元神,二禅三天等。从残损处可见此壁画下还覆盖一层壁画,内容不可知。据《重修寿峰院记》残碑记载推测,中层壁画应为明代所绘,内容为水陆画。其下覆盖的壁画当在明代以前。据寿峰寺历史沿革可推测出表层壁画应是清代所绘。

由于寿峰寺壁画保存环境差,历经时间长,人为破坏较严重,壁画产生了各种病害,主要有空鼓、起甲、地仗脱落、覆盖、酥碱等。为了解壁画病害产生的原因,笔者于2017年4月对寿峰寺底层和中间层壁画的颜料层、地仗层分别进行了取样分析(因表层壁画被报纸覆盖,因此未取样)。

2 取样及分析

为了解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并为后期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及修复方法筛选提供依据,需对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分析研究[1]。壁画颜料层取样时先用软毛刷清除壁画表面浮土,用手术刀刮取少量颜料样品。

由于寿峰寺正殿壁画是重层壁画,且正殿东山墙和西山墙壁画大面积脱落,因此选择壁画强度较好,且非主要画面处的壁画底层和中间层进行取样,底层壁画共采集红色颜料样品2个,绿色颜料样品3个,黑色颜料样品2个,白色颜料样品1个,白粉层样品1个,地仗样品1个,壁画支撑体的土坯墙取样1个,共11个样品。中层壁画共采集红色颜料样品1个,绿色颜料样品2个,黑色颜料样品2个,白色颜料样品1个,白粉层样品1个,地仗样品1个,共8个样品。

国内外对于壁画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分析研究,常采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方法。下面从壁画颜料分析、壁画地仗成分分析、剖面显微分析3个方面给出寿峰寺壁画分析的过程与结果。颜料分析以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为主,对块状样品制样后进行剖面显微分析,对地仗层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

对于颜料的取样应该尽可能的少,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可获取样品成分和结构的综合信息,且具有非接触无损信息、样品无需特殊制备、用量少等突出优势[2],因此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

X射线衍射线衍射分析对任何一种结晶的固态化合物都能给出一套XRD谱图,结晶物的XRD谱图的衍射峰位置及强度取决于结晶的晶体结构,若样品是由若干种物质组成,XRD分析就能给出含量超过5%的所有物相各自的特征衍射峰,并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可以对多种混合样品进行分析[3],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常用于壁画地仗层成分分析。

3 分析结果

3.1 壁画颜料分析

颜料层是壁画的精华所在,颜料层的保护既是难点也是重点。为了解壁画颜料的矿物组成,对壁画颜料样品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底层分析结果见表1,中层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底层壁画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底层壁画各种颜料的成分。其中,在黑色颜料测试时,于1 006 cm-1处出现了振动峰,和硫酸钙的特征峰比较接近[4],推测黑色颜料中的石膏应为绘画时的调色颜料。

表2 中层壁画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中层壁画各种颜料的成分。其中,在绿色颜料样品中,肉眼观察到的是绿色,但在激光拉曼显微镜下为蓝色,通过拉曼光谱分析绿色样品在400 cm-1、1 010 cm-1、1 600 cm-1附近出现了振动峰,与蓝铜矿的特征峰相接近,可以推测样品中的绿色颜料应为石绿。由于石青和石绿是伴生矿,石青不如石绿稳定,在一定条件下石青会转化为石绿[5]。

3.2 壁画地仗成分分析

对寿峰寺底层和中间层壁画地仗层取样(底层地仗层样品编号分别为SF-1-10,SF-1-11。中间层壁画地仗层样品为SF-2-8)。对以上3个样品进行XRD分析后得知,寿峰寺壁画的地仗层成分为石英、方解石、绿锥石、斜长石等,结果见表3。

表3 寿峰寺地仗层分析结果

3.3 剖面显微分析

剖面显微分析可以了解壁画制作工艺及壁画结构。对SF-1-6(黑色)、SF-2-5(绿色)、SF-2-6(红色)进行剖面显微分析,结果如图1~图3。

寿峰寺底层壁画的SF-1-6样品中,黑色颜料层厚度在2~20μm之间,颜料颗粒细腻,结合紧密,底层壁画的白灰层厚度在1 275~1 380μm之间;中层壁画的SF-2-5绿色样品厚度为在17~33μm之间,SF-2-6红色样品的厚度为3~6μm之间。红色颜料较薄,颗粒比较疏松,绿色颜料较厚,但是颜料颗粒较大,并且疏松。同时测得白灰层的厚度分别在2 280~3 400μm之间。

图1 SF- 1- 6- 黑色剖面显微照(来源:作者自摄)

图2 SF- 2- 5- 蓝色剖面显微照(来源:作者自摄)

图3 红色(SF-2-6)样品剖面显微图(来源:作者自摄)

通过对这3个样品进行剖面显微照片分析,可以看出寿峰寺底层及中间层壁画结构,分别为颜料层,白灰层,地仗层。

4 壁画制作材料及绘画工艺

4.1 壁画基础支撑体

中国古代壁画分为石窟壁画、墓葬壁画、殿堂壁画、寺观壁画,不同类型的壁画,其支撑体也会有所差异[6]。通过现场调查,寿峰寺壁画的基础支撑体是在地基上砌筑块石的墙体。

4.2 壁画地仗层

通过现场调查及壁画地仗层分析数据可知,底层壁画地仗层为黄泥,厚1.0~2.0 cm,其上是麻刀地仗层。中层壁画是在底层壁画表面先抹制一层厚约0.5 cm的麦草泥地仗层,然后抹制厚约2.0 mm白色灰泥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寿峰寺底层和中层壁画的地仗层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

地仗层下与支撑体黏结,上承载颜料层,因此地仗层是壁画能否长期保存的关键因素。寿峰寺壁画由于保存环境阴湿,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与墙体内盐分反复溶解结晶,导致壁画地仗层体积膨胀,表面结构疏松,最终脱落。因此,应修理漏水的建筑,修补壁画上的裂隙,四壁周围要保持通畅的排水,保证壁画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4.3 壁画颜料层

寿峰寺壁画颜料均为矿物原料,矿物颜料较为稳定,在经历数百年之后颜色依旧保存较好。由于所有古代壁画绘制中都会用水作为分散剂,加胶料作为黏结剂,古代胶料大多为动物蛋白类物质,在环境剧烈变化下容易老化失去黏性,导致颜料的脱落。因此在颜料层的保护中,应该防止壁面受到高温、髙湿、强光的影响。

4.4 壁画制作工艺

壁画制作方法是先在石块砌筑的墙体上用黄泥抹平墙面,再抹一层麻刀地仗,待麻刀地仗层晾干后用石灰泥涂抹表面,最后进行线描添彩。中间层壁画则是在底层壁画的画面上抹麦草泥地仗层,然后抹白灰泥层,再在上面绘画。

5 结论

通过对寿峰寺底层和中间层壁画样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寿峰寺壁画主要为矿物颜料,其中绿色颜料是氯铜矿,红色颜料为朱砂和铁红,黑色颜料为炭黑,白色颜料白垩,蓝色颜料为石青,并且黑色颜料在作画时用石膏进行调色。

(2)寿峰寺底层和中层壁画由基础支撑体、地仗层、白灰层和颜料层组成,其中底层壁画的地仗层为黄泥层和麻刀地仗层,中间层壁画的地仗层为麦草泥地仗层。

(3)寿峰寺壁画为重层壁画,为了让每层壁画能更好地展示出来,应该对表层壁画和中层壁画加固后揭取。根据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底层壁画应进行原址保护,保证有利的保存环境,同时应该对壁画进行定期维护。

猜你喜欢

中间层中层底层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Zn-15Al-xLa中间层对镁/钢接触反应钎焊接头性能影响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如何利用合作教学激发“中间层”的活跃
浅谈通信综合营帐数据中间层设计原则与处理流程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
略论“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