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自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8-09-13章新琼王秋萍吴小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消化道状况癌症

章新琼 王 芹 王秋萍 吴小婷

(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老年癌症患者占据癌症人群的50%以上〔1〕;在中国,消化道癌症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类型〔2〕,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老年癌症患者除了遭受癌症本身的折磨外,还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困扰,如担心、害怕、孤独等,特别是化疗期的患者尤甚〔3,4〕,这些负性情绪容易使人产生封闭性的心理倾向,从而导致自我隐瞒的产生。自我隐瞒是指个体“把一些他看起来是负面的或痛苦的个人信息主动地向别人隐瞒起来的心理倾向”〔5〕。此行为模式涉及的过程包括:①具有负面评价的秘密;②对他人保密;③避免自我暴露或对自我暴露感到担忧〔6〕。自我隐瞒与各种形式的负面心理和健康结局有关,包括焦虑、抑郁〔7〕、心理困扰〔8〕等,更有研究发现其与自杀行为存在一定的关联〔9〕,长期的封闭抑制状态导致情绪低落,从而诱发自杀行为的产生。新近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人群中自我隐瞒与自尊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自我隐瞒可以通过自尊等的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10〕,而老年慢性病患者自尊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更易出现孤独、抑郁等表现〔11〕,且易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尚无关于癌症患者心理倾向性及其自尊状况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自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探寻心理干预措施提供新的视角。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于安徽省某两所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道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道癌症且接受化疗的患者;③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④意识清楚,知晓自己的诊断且愿意参加本研究;⑤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认知障碍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6.36±4.51)岁;男109人(74.66%),女37人(25.34%);居住地在城市31人(21.23%),农村115人(78.77%);文化程度为小学92人(63.01%),中学45人(30.82%),大学及以上9人(6.17%);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下51人(34.93%),2 000~5 000元72人(49.32%),5 000元以上23人(15.75%);在婚136人(93.15%),离婚或丧偶10人(6.85%);独居8人(5.48%),非独居138人(94.52%);疾病分期Ⅰ~Ⅱ期44人(30.14%),Ⅲ期44人(30.14%),Ⅳ期40人(27.40),未分期18人(12.32%);化疗前期22人(15.07%),化疗中111人(76.03%),化疗后13人(8.90%)。

1.2研究工具

1.2.1自我隐瞒量表(SCS) 采用王才康翻译的中文版本〔12〕,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折半信度为0.77。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即“很不符合”至“很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具有较大的自我隐瞒倾向。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为0.87。

1.2.2自尊量表(SES) 采用季益富等〔13〕翻译的中文版本,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82。共计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法,即“很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为0.75。

1.3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向符合纳入标准者发放调查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由患者独立填写,若因疾病、文化水平等影响答卷者,则由研究者协助完成。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及时补漏。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97%。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得分为(26.76±8.71)分,自尊得分为(29.22±4.74)分。分别以自我隐瞒、自尊得分为因变量,选择所有可能影响其得分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对多分类变量进行哑变量设置后,以α入=0.05,α出=0.10的水准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状况和化疗时期进入自我隐瞒组模型,月收入、疾病分期进入自尊组模型。两个模型分别能够解释总体变异量的18.4%和26.2%,见表1、表2。

表1 以自我隐瞒总分为因变量的多重线性回归(n=146)

变量赋值方法:居住状况(非独居=1,独居=2);化疗时期(化疗前=0,化疗中=1,化疗后=2)

表2 以自尊总分为因变量的多重线性回归(n=146)

变量赋值方法: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下=0,2 000~5 000元=1,5 000元以上=2);分期(Ⅰ~Ⅱ=0,Ⅲ=1,Ⅳ=2,未分期=3)

3 讨 论

本研究中,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得分低于王芹等〔14〕对全年龄段癌症化疗患者的研究,可能是由于老年期患者承受的社会总体压力远低于年轻者,就一般而言,承受压力越大,越易形成封闭性的心理倾向;加之由于本研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相较女性理性思维更强,遇事更沉着、冷静,总体上情感稳定性更好,因此隐瞒倾向较低。本研究中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尊得分与国内有关研究一致〔14,15〕,但低于国外Bartoces等〔16〕的研究。可能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对异质性的人群〔17〕,自尊的概念包括对自我的感知、对自我的评价、对自我的情感体验三个方面〔18〕。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因而对疾病的感知、自我评价及情感体验也存在着差异。此外,本研究群体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对自身的认识相对简单,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偏差。

独居和不同化疗时期是自我隐瞒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19〕,独居老人由于远离家人而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无法把内心的压抑与痛苦倾诉出来,易造成情感慰藉、生活照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导致内心空虚、抑郁,致使自我隐瞒增多。在空巢老人逐步增多的现实社会状况下,这也为临床和社区工作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应尤其重视独居患病老人的心理状况,多与患者沟通进行梳理排解,并努力帮助其架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同的化疗时期也是影响自我隐瞒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化疗前的患者,处于化疗中的患者自我隐瞒程度更高,因为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伴随症状,不仅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心理上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研究报道〔20〕,化疗期患者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往往出现许多消极心理和负面情绪,更倾向于封闭自己,从而导致自我隐瞒增多。这一时期需要医务人员特别关注,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防止意外发生。

家庭月收入和疾病分期是影响自尊状况的因素,与张俊娥等〔21〕研究一致。癌症化疗是个长期的过程,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患者来说,高昂的治疗费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由此患者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和内疚,此外,患病也导致其在家庭中的作用丧失,加之生活还需依赖家人来完成,因此无用感增加,社会价值感降低,从而降低自尊。而对于高收入患者来说,虽然患病,但尚可有充足的经济收入支撑其寻求并完成更好的治疗,利于自我认同感和自尊的提高。不同的疾病分期也影响着患者的自尊。以Ⅰ、Ⅱ期为对照,Ⅳ期患者的自尊相对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晚期癌症患者以化疗为主,而早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晚期癌症患者相对来说对化疗的适应性更强一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好,故对自我的认同也较高。

本研究初步尝试对老年消化道癌症患者自我隐瞒与自尊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存在一定的自我隐瞒及低自尊状况,医护人员应多方面关注患者,尤其关注独居的老年癌症患者,并从其影响因素着手,致力于降低患者的自我隐瞒和提高自尊,促进其心理调适。未来将进一步拓展研究人群,并从心理机制层面探寻自我隐瞒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后续的干预研究提供系统化的依据。

猜你喜欢

消化道状况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癌症“偏爱”那些人?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