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结合有氧运动对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

2018-09-13刘善云王晓晗于金龙连志强王亚慧张洪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间隔受试者

刘善云 王晓晗 于金龙 连志强 王亚慧 张洪侠

(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天津 300381)

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控制是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老年女性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2~4〕。已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通过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等,从而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因素〔5,6〕。近年研究发现,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7,8〕。但目前相关干预研究中多采用有氧为主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健步走等,采用抗阻训练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缺乏核心力量练习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研究。本研究以核心力量为主要干预手段,探讨抗阻练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对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Tetrax跌倒风险测试系统测定其跌倒指数,选取存在中度跌倒风险者16人,但无跌倒史,无视力障碍,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系统药物等。受试者均为游泳爱好者,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1.2运动方案 根据受试者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及运动爱好等特点,研究制定运动干预方案。实验组采取抗阻练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的运动形式,即核心力量练习(20 min)结合游泳(20 min)综合训练。其中核心力量练习主要利用悬吊绳、平衡垫和瑞士球等进行静态支撑和动态支撑及推拉练习等。游泳采取蛙泳练习(游50 m、休息30 s)约20 min。对照组进行单一有氧运动,即坚持日常游泳锻炼,练习方式同前(游50 m、休息30 s)约40 min。每周3次,共持续12 w。实验组第1~4周训练方案为热身:走或慢跑、活动关节5 min;核心稳定性练习(20 min):30°平板支撑30 s,两组,间隔15 s;仰卧挺髋15次,两组,间隔15 s;30°侧向肘撑15次,两组,间隔15 s;坐姿瑞士球练习20次,两组,间隔15 s;坐姿瑞士球转体15次,两组,间隔20 s;TRX悬吊绳静态支撑30 s,两组,间隔30 s;TRX悬吊绳静态卧拉30 s,两组,间隔30 s;平衡垫半蹲双脚站立30 s,两组,间隔15 s;绳梯灵敏练习4组,间隔15 s;游泳练习(20 min):蛙泳(间歇方式),游50 m、休息30 s;整理活动:放松、拉伸等5 min。第5~12周依受试者情况适当增加运动负荷。

1.3测试指标、仪器及方法 在实施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两组各项指标。(1)非线性动态平衡测试:采用法国产IMOOVE非线性动态平衡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选用难度最低的一级测评等级。测试时要求受试者双脚站立于旋转平台指定位置上,身体微微下蹲,上体保持直立状态,双眼目视屏幕,双手握住弹力管手柄,弹力管连接光标移动装置,测试时受试者通过推拉弹力管尽量控制光标在指定区域,使其处于有效得分范围内。(2)8点星形偏移(SEBT)测试:测试所用图由 8根圆点对齐、依次间隔 45°的直线组成,令受试者在单腿支撑(以左腿支撑为例)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测定非支撑腿(以右腿前伸为例)依次在正前方(0°/360°)、右斜上方(45°)、右侧方(90°)、右斜下方(135°)、正后方(180°)、左斜后方(225°)、左侧方(270°)、左斜上方(315°)共8个方向上向前伸展的最远距离,可作为评定动态平衡能力的指标。(3)跌倒指数测试:采用Tetrax跌倒风险测试系统进行测定。通过测量和评估施加在4 个力台上的压力波动以测试受试者平衡功能,通过对 8 个动作下的一般稳定性、姿势摆动强度、体重百分比与体重分配系数和左右脚压力模式同步性参数进行测量计算出跌倒指数值,可用于判断潜在跌倒者。以 0~100 分表示风险程度,0~36分为低风险,37~58 分为中度风险,59~100 分为高度风险。数值越大,跌倒风险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锻炼前后动态平衡得分比较 与锻炼前〔(66.64±5.97)分〕比较,实验组锻炼后动态平衡得分〔(71.82±6.47)分〕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锻炼前后〔(66.54±6.65)、(67.08±7.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锻炼前后SEBT指标比较 与锻炼前比较,实验组锻炼后双侧下肢在8个方向上SEBT测定值均显著提高(P<0.01,P<0.05)。对照组锻炼前后各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锻炼前后SEBT比较

与锻炼前相比:1)P<0.05,2)P<0.01

2.3两组锻炼前后跌倒指数比较 与锻炼前〔(52.30±7.09)分〕比较,实验组锻炼后跌倒指数得分〔(49.60±6.50)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锻炼前后〔(51.20±6.44)、(52.00±6.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跌倒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肌力减退是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和发生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9〕。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而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抗阻练习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近年研究显示,核心力量与平衡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核心肌力的增龄性变化可能是导致中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7〕。传统的力量训练主要以训练表层运动肌为主,不易使深层稳定肌得到锻炼。目前新兴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主要强调对深层稳定肌的激活与训练,通常采用不稳定器械(如悬吊绳、充气平衡垫等)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动员运动肌实现各种动作的完成,而且可以有效激活深层稳定肌协调用力以维持身体平衡,使核心稳定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身体姿势控制能力〔10,11〕。因此,加强核心力量对于维持身体平衡和预防跌倒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结合老年女性的体质状况及运动爱好等特点,研究制定运动干预方案,结果表明,受试者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说明该运动形式及动作难度设计较合理,且运动负荷(动作练习次数、组数、间歇时间等)安排较适宜,证实了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可用于发展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动态平衡能力下降与老年人跌倒有密切关系。SEBT测试能较客观地评定下肢在单腿支撑条件下主动活动时维持身体姿势稳定的能力和下肢功能。测试时要求受试者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尽可能向远处(共8个方向)伸出,既要实现动作要求,又要维持重心稳定,并要求髋、膝、踝关节进行最大范围做功。该测试较简便,且无须昂贵的仪器设备,是较适用于老年人动态平衡的有效方法,通过测定受试者在不同方向(8个方向)上的下肢稳定性和平衡功能,能较全面地评价受试者的动态平衡能力〔12〕,并能有效地判断慢性踝关节不稳、股四头肌肌力退化及髌骨疼痛等疾患〔13〕。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2 w运动干预对于增强老年人在单腿支撑条件下活动时维持身体姿势稳定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非线性动态平衡测试系统主要用于评定在外力干扰条件下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测试时受试者双脚站立于旋转的平台上,随着旋转方向的不断变化,受试者要不断调整肌肉用力程度以尽量维持身体姿势稳定。通过对测试过程中动作协调性、稳定性及平衡分布等指标测试与分析,可以客观评价受试者在姿势干扰时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本文结果表明,通过12 w核心力量结合游泳训练,使受试者动态平衡得分显著增加,证实了本研究利用悬吊绳、平衡垫和瑞士球所进行的各种静态和动态练习,能使躯干深层稳定肌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高了身体姿势控制能力,尤其是抗外力和姿势干扰能力,使其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支撑面不稳定)时,能够迅速准确做出反应和调整,以维持身体平衡,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

采用Tetrax跌倒风险测试系统进行跌倒指数测试能有效预测跌倒风险,通过测定施加在4个力台上的压力变化,可用以筛查或判断潜在跌倒者〔14〕。本研究结果表明12 w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对于降低跌倒风险具有显著效果。

老年人肌肉力量具有良好的可训练性〔15,16〕。在防跌倒运动处方中,力量训练不可或缺〔17〕。本研究证实了核心力量与有氧运动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是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有效干预手段。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抗阻训练理论,而且也为老年人改善平衡功能和预防跌倒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间隔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