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与社会的互通

2018-09-12万巍

科教导刊 2018年18期

万巍

摘 要 在高校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成为真正“社会人”之前的最后学历教育阶段,应创造机会让他们有先期的准备和锻炼,以适应未来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大学校园与社会的沟通新形式,通过毕业生的中介作用,与在校大学生的交流,可以改进校园内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态度及思维方式。以谋求高校校园与社会的互通,达到社会与校园的共赢目的。

关键词 校内外资源 交流机制 互通共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01

Abstract When college students are about to enter the society and become the final stage of education before the real "social person", they shoul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prepare and exercise in advance so as to adapt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in the society. A new for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ampus and society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graduate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ents' study, life and even life attitude and thinking mode in campus can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achiev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campus and society, the goal of win-win society and campus is achieved.

Keywords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communication mechanism; win-win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均不尽相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推进,高校业已从“象牙塔”演变为全开放的社会窗口。分析现阶段高校的发展,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不断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及社会思维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已成为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呈现思维交变的一个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和将来社会阶层的变革,除了彰显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也让被教育者对教育本身的变化感到深深的疑虑甚至困顿。

建立大学校园与社会的沟通新形式,改进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以谋求高校校园与社会的互通,达到社会与校园的共赢,就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对大学生群体的现实分析,为建立大学校园与毕业生的交流机制提供了构建基础

纵观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不难发现中国教育体制发展带来的变化,而基于此变化产生的弊端亦随之而生。从人文成长过程来看,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其人生经历及思维发展的迥异在不断扩大。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反衬了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随之而生的是,给其自身和整个社会现实以课题。他们的思维,因其家庭背景、地域、环境、教育等的不同,而不断出现可预见或难预见的变化。毋庸质疑,作为被教育者——高等院校学生的思维、行为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见证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变化。伴随现实的教育方式而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形成的“通道式”样式的弊端,必然会带来式样虽可能不同但殊途同归的个人发展变化,而其必将小到维系个人大到关乎国家发展的未来。个性化发展的个性要求和生存基础,无疑必将纳入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行为规范的健康有序,才能反衬个性呈现在社会土壤后的蓬勃和朝气。

为了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下,使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发展,能得到有序健康的规范,作为社会教育重要一员的高校,应把握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脉络和需要,在摆脱教育者自身同样的“通道式”思维束缚的同时,引领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培养他们成为社会准精英人群,这应是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需。

在高校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成为真正“社会人”之前的最后学历教育阶段,应创造机会让他们有先期的准备和锻炼,以适应未来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在了解和体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相应自身思索的同时,思量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流露和变化,让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有机会能接受社会的预先检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得到预见性的启发和适应过程。反之,也使企业能有对预期人才的认识、界定和要求。

2顺应高校教育和中国社会发展,开辟大学校园与社会的沟通新形式,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大学生——企业交流论坛,以使在校大学生,有对今后走上社会的先期思维和准备

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大学生——企业交流论坛联盟的设想,就顺应了社会、高校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心愿。其根本结果是开启心智、启迪思维、健康有序、服务社会、构筑未来。其指导思想是:拓展高校的未来发展之路,展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融入社会的方式,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大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和明天社会需要的中坚力量。其宗旨是“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学习、积累和展示。请进来是追求主动、掘进和预见。走出去是主要矛盾,而请进来是次要矛盾。

始创于2002年的缤纷校园网,通过与广州各高校的联系和共同举办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使缤纷校园网在短短两年内奠定了校园网络基础,同时也更加了解学生的喜好和需求。缤纷校园网立足校园生活文化推广和交流,它以“缤纷校园,由此精彩”为主题,宗旨是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为各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1]这样的尝试,起码让在校大学生能通过网络关注外部社会,并有对外交流的信息网络平台,对他们与外界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渠道。这也是给高校在当今信息时代提出了可借鉴的思路,同時也是当今大学生喜爱的了解信息的方式。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功能”。教育学生能给予社会更多的承诺,达到更大的目标是一所好大学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因此,一所大学的本质,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种驯服的工具,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2]大学想要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真正作用,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基本价值标准,是维持大学活力的源泉。从学术角度看,大学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有:让所有的人享受教育;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最终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考虑科学发明的利用价值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外技术援助等。从非学术角度看,大学有对城市、社区的服务责任,对待社会问题的政治立场,对社会捐赠接受的态度以及与校外组织的关系等。总之,现代大学必须承担教育的责任;既适应社会,又要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发展的责任。[3]

各高校都有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形式,诸如勤工俭学、假期赴革命老区、经济落后地区支援教育、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形式,给了大学生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但对照国外,我们会感嘆现在年轻一代的见识为何只停留于所谓的网络生活层面,而缺少一种真正而实在的生活见识和磨砺的过程。受教育者从开始受教育的那一天,就走进“通道”的入口,而失去了阳光的抚慰,没有真实生活经历的磨砺,过的是“温室生活”。出了温室,走入真实社会生活后,恒温中成长的花朵必将枯萎。因此,对高校现有校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然要求高校在现有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和社会进行互通,不仅是简单层面上的利益之触,而是饱含学校长期存在发展的动力之源。如果从产品流通角度来说,学生是学校培育的“产品”,而教师就是倾注制造的培育者。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现代大学不能回避社会的需求,而应该寻求自主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4]

3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大学生——企业交流论坛的具体思想和内容形式

3.1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大学生——企业交流论坛的具体思想

建立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先期交流网络,使在校师生员工逐步完善大学校园与社会的互通。以我校为例,合理开发利用校园重要资源的关键,是对三十年来我校毕业生信息的调查和整理,与广大毕业生共同建立一种双向的、有效的连通机制。社会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各社会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在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上互相适应、协调、匹配,共同维持着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审视高校自身资源优势,作为大学教育重要资源——毕业生队伍,是我们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建校五十余年来,我校建立了以冶金工业为龙头的广泛的就业领域,更有个人发展成功的诸多实例。这正是我们应该大力开发的有效资源和应该首先开发的优势资源,而不该只是成为“同学会”的“谈资”。开展健康有序的毕业生——在校生、在校生——企业的互动机制,围绕各自优势资源进行先期开发,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相应的交流信息网站,既可在安工大校园网站上开辟相应板块,还可在校报上建立相应的园地等;建立多样的校友(毕业生)和与企业的交流论坛;建立产学研多种信息交流和项目开发机制。在学术报告例行的同时,举办校友和招聘企业人士与在校生的面对面交流活动,以一种轻松自如的交流过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高等院校与现实社会的相互交流沟通,正是今天大学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

对我校的毕业生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包括近十万毕业生的去向及现在的确切信息加以掌握。尤其是对1996年之前的毕业生,由于当时国家统包统分的政策,工作生活地相对固定,当然不排除毕业生个人的出国、离职创业、学历教育提高后的工作变动等诸多变数。通过与现有同学会的直接联系和信息收集,应该会在可控范围之内。通过各班同学会的活动,可以发展指定各毕业班的信息员,以应对现在的开发模式。当然,如果学校能有专人负责建立、联系、沟通的工作,建立相关网站、资料收集整理。作为长效机制整合,这项工作的基础就会得到夯实。建立毕业生网站及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在毕业生工作后,给现在的在校生以现实指导和交流。在校生通过该平台也可了解和思考现在学习和未来工作的方向。打破传统的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寻求相对开放的格局,打破大学校园的两种主要关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的现有模式。建立有效运行的沟通机制,会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实际上,这不单对在校生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开阔教师的视野并改进教学方式。因为从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队伍的主力——教师队伍的来源看,他们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很难建立自己和大学生的友好交流的关系。如果教师自身都缺乏社会阅历,又怎能引导大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呢?更为重要的是,高校的发展依托于毕业生走入社会后的发展,这也维系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不言而喻,高校发展中教师和学生,必然是辩证统一、唇齿相依的关系。

对于毕业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我校从建校之初,就有相应的校友录。说到这个问题,应该明确分层、分部操作的必要性。因为对于毕业年限少、双向选择后的毕业生,可以说是这项计划的第三级,因为他们相应的流动和去向较难掌握,对母校的关注度较低(“80后”、“90后”的学生特点),关键是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相应较少。而对相应毕业时间较长,现在已相对拥有社会位置和资源的毕业生,应作为第二级,开发可逐步进行。而对第一级的早期毕业生人群的甄别和交流尤显重要,因为他们所拥有各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厚。

3.2建立大学生——毕业生、大学生——企业交流论坛内容形式,应与在校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主要有网络交流和线下论坛交流两种形式。网络交流采取专题板块的专题交流形式,由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学生会联合进行主题设置,由在校生和毕业生、企业三方就设置话题进行交流,定期总结并结题,发表指导性意见和评论,以起到引导作用。

线下论坛交流可定期在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合进行。每次交流论坛活动适选三人,以老中青三层为好,采取时段控制下的自选主题和选定主题演讲,并与在校生进行现场交流对话,并在校园网与校报等媒体传播有关内容消息和评述。对于就职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毕业生,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既解决有关讲坛的讲演人问题,还可增加论坛建设的资金来源和赞助,以及可能提供的假期社会实践机会。

在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包括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学习的要求,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应保持慎重。大学三四年级,尤其是大学四年级的同学,课程学习基本结束,而毕业设计中的简单拼凑而缺乏活力的现象,正显示了他们社会实践与在校理论学习衔接的缺失。针对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象研究生的学习那样,由学校直至毕业安排指导教师,同有关的大学生——企业联盟网络,建立包括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地分课题、分兴趣、分能力,给他们真正的实践与设计相结合的锻炼机会。而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加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明确他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对课程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通过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让有关企业有真实了解和考察学校有关专业的学生能力的机会,这对今后这部分学生的个人见识和经验积累大有好处,同时也会使有关企业对我校学生有先期了解,这也会给部分学生今后的双选去向创造条件,还会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借鉴其他高校的人才发展和交流方式,说到底是需要有意识地创建对应机制。高校毕业生分配渠道的畅通,往往需要我们共同关注。面对每年毕业学生的分配之路,对我们教师同样是一种检验。学生获得的资源和评价,同样也是对教师和学校的一种审视。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时提出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适应社会发展之需。

4结语

其实每个人自出生以来,教育必将是每个人一生的任务。童年、少年、青年时接受父母、老师、长辈等的教育,成年后必定应该是以自我教育为主。当学生而有了自己的后代,必将又面临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亘古不变,生生不息。

高校应该深刻理解高校与社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建立大学校园与社会的沟通新形式,通过毕业生的中介作用,与在校大学生的交流,可以改进校园内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态度及思维方式。以谋求高校校园与社会的互通,达到社会与校园的共赢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海涛.中外大学校长深入探讨“创新与服务”大文章服务社会,大学创新的意义所在[N].中国教育报,2006-07-18.

[2] 张祥明.现代人学的社会责任——读《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 郭英剑.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7-12-19:003.

[4] 劉亚敏.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论与冲突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l).